走进永康镇送归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组硬板路把家家户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村子里时不时有小货车、小轿车、摩托车穿梭其中,群众脸上的幸福笑容多了起来,那个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送归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永康镇送归村共有6个自然村,过去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村内入户道路硬化率低,部分群众庭院还没有硬化。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群众会,以“一事一议”表决,集体出部分资金、群众投工投劳、挂钩单位帮扶及永康镇支持,以党建为引领,村党支部带领全村6 个自然村大力整治人居环境。
常年在外经商的村民李成明介绍,过去送归村入户道路都是泥巴路,路上还有粪水,臭气熏天。听说要修缮路面,他赶紧回来积极参与,村“两委”带领大家召开群众会,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共建共治,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群众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据了解,送归村目前共组织群众投工投劳5600人次;各级各部门帮助投入水泥610吨;向永勐高速公路承建企业协调捐赠沙子4000平方米,村集体资金购买涵管150根、盖板160片;完成支砌石墙480立方米、浇筑庭院地坪及道路路面26000平方米。2023年共种植绿化树580株,全村人居环境及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现在一出门就是干干净净的硬板路,再也不用担心遇到下雨天路面又脏又滑,出门干活方便多了。”小送归一组村民李文胜高兴地说。
送归村紧紧抓住全县大干“6+1”产业重大机遇,紧跟全县步伐,大力发展适宜产业,稳定群众增收渠道。积极探索“一寨一品”产业发展模式,在大送归组发展甘蔗;小送归组发展甘蔗、烤烟;蚕豆园组发展烤烟;南木坵组发展土瓜。现在的送归村道路越来越宽,产业越来越兴旺,人民群众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送归村驻村第一书记龚天忠介绍,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在群众自我振兴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对送归村给予了很多投入,帮助自然村修通了产业路,引领村民发展烤烟、土瓜等产业,现在入户道路也通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记者:李忠林 祁学军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