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调研文集 >> 正文

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推进缓慢的原因分析


来源:小勐统镇  作者:杨文华  时间:2017-06-13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作为对解决农村贫困群体住房难有积极作用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虽然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在积极推动,困难群体也在翘首期待,但在实际推进工作缓慢。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危改面积不合理,管理部门难操作。按照农村危房改造的相关要求,房屋建筑面积人均控制在25平方米。事实上,这些规定除可满足孤寡、五保老人需求之外,与众多农村家庭需求相距较远,很难获得广泛认同。原因在于,农房除了要满足农民饮食起居功能之外,还要兼顾粮饲储藏、农机具放置、家禽家畜饲养等富有农村特色的功能。农户对新建住宅大致标准是占地面积110—14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220平方米。如果将农房面积限定在人均25平方米范围,虽可解决短期问题,但会显著增加未来数年可望脱困的困难群体的住房改造成本。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将危改面积标准确定后,不管与基层实际接不接轨,基层都只能照此办理,“变通”就是违规,违规就要追责。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政策要求和农民实际需求不符,基层管理部门或操作层面大都选择照办

二、补助办法欠完善,困难群体难获益。时下,农村频繁进行房屋更新换代的并非住危旧房的贫困户,而是经济条件相对富裕的农户。贫困农户虽有意改造危旧房,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农村一般新修建一栋最普通平房,一般需要10万至18万元左右。贫困农户虽然迫切期待国家的扶持,终因贫困而无法筹到足够的房屋建设资金,也很难利用危改补助来改造房屋。“盖得起房的,少这点钱依然能盖;盖不起房的,多这点钱还是盖不了”。一些贫困户虽被纳入危改对象,因缺乏启动资金,又无其它救济渠道,只能放弃来之不易的危改指标。大多数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能选择用政府补助的4万元包干建房的办法,但实际上用4万元包干建盖的房屋没有真正解决住房问题,只是把政策指标用了而已。

三、工作经费无保障,基层工作难展开。组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项十分琐碎而繁重的工作,上级每年安排的危房改造指标摊到乡镇少则几户,多则上户。从农户申报开始,到资格审查、现场踏勘、选择定点、过程监管、竣工验收,再到资金拨付、信息录入、档案归集、迎检验收,每道程序都要按规定走完,工作量非常大,而国家和地方并未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工作人员经常进村入户,还要倒贴交通费、生活费,因此很难提升他们的积极性。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