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专题 >> 正文


永德:集众智举全力战贫困



来源:临沧日报 作者:黄翘楚 李春林 时间:2020年04月21日 14:47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作为临沧市最后一个贫困县,为实现38万父老乡亲的脱贫心愿,近年来,永德县集众智举全力,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短板问题,打出“12345”脱贫攻坚“组合拳”,集结最强兵力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1701名脱贫攻坚自然村帮扶队员尽锐出征、“双社三绑”多元化产业扶贫、“三长联动”激活发展动力……随着干群的合力攻坚以及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落地,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百姓安居圆梦的永德山乡已焕发新颜。

  过硬作风凝聚攻坚战斗力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告别了过去的苦日子,希望驻村工作队可以多待几年,为我们更好地生活多出谋划策。”坐在自家宽敞的庭院里,勐板乡户丫村上户丫自然村村民穆小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这份笑容来之不易。

  3年前,丈夫突发重病意外撒手人寰,婆婆也因病在床,原本殷实的家庭从此陷入困境。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穆小双仍然难掩悲伤,但她只能强撑着打起精神照顾两个尚在读书的女儿和患病的婆婆,“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不知道一家人以后该怎么办。”

  “为解决贫困群众的各项短板弱项,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用力引领大家在产业发展、群众自治、移风易俗等方面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勐板乡党委副书记陶仁涛介绍,随着驻村工作队将党的各项脱贫政策落到实处,户丫村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笑容重新回到穆小双脸上。

  “脱贫攻坚以来,驻村工作队在生活上对我照顾有加,低保政策、耕地补贴、新农合补贴我家都享受到了。如今我还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工作时间灵活,正好可以照顾家庭。”穆小双感激地说。

  据了解,在前期选派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2019年3月,永德县围绕高质量脱贫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向全县所有自然村选派1701名自然村帮扶队员,帮助群众“换脑子、盖房子、抓票子、教孩子、健身子、有面子”,干群齐心打开贫困枷锁。

  陶仁涛表示,从“要求做”到“带着做、帮着做、一起做”,自然村帮扶人员的努力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通过心与心的交流,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中增强了参与感和主动性,“我要脱贫”的精气神得到全面提振。

  户丫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上户丫自然村帮扶队员杨瑜表示:“看到路面宽阔平坦,环境优雅整洁,家人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我们心理甭提多高兴了。相信通过苦干实干,寨子会越来越好。”

  户丫村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如今永德村村寨寨喜人场景不断呈现:小勐统镇忙牛水村驻村干部抓住气候资源优势引进晚熟芒果种植,为当地群众持续增收发力;乌木龙乡小村村驻村工作队联系省内外复工复产企业,拓宽年轻劳力务工渠道增加收入;永康镇永康村大力推广科技水稻育苗、机械化插秧,打消劳动力不足、农业产能低的现状……广大驻村干部正奋力书写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八方支援提升脱贫引领力

  驶离振兴线,沿蜿蜒盘山公路向前行驶,约40分钟即可抵达大雪山乡大炉厂村,当地人将这一条20公里的柏油路称为通往致富目的地的“乡村高速”。“路不通前,养鸡养猪只能卖给同村人,现在种的蔬菜也有外人来收。”对于近年来交通的改善,村民曹清松印象深刻。

  “路通了,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也通了,这一切多亏省公路局的倾情帮扶。”大炉厂村挂钩领导、大雪山乡纪委书记李建说,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后促进了村里各项产业的发展,火腿、蜂蜜、蕨菜、木瓜等优质农特产品开始走出大山,带来群众的收入大幅增长。

  省公路局派驻大炉厂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毛云介绍,挂钩帮扶以来,省公路局相继帮助大雪山乡修建了南掌河至大炉厂至大岩房的36.73公里沥青路、54.35公里通村组道路,改善了大雪山乡的道路通行条件,并以此为基础推进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教育帮扶、能力素质提升等工作。

  不止大雪山乡,各级帮扶力量汇集形成的强大合力,正助推永德擂响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战鼓”。去年,中远海运集团捐建的班卡乡放马场村、小勐统镇垭口村、德党镇忙见田村三个茶厂陆续揭牌营业,标志着该集团在永德“捐建茶厂+科技培训+消费扶贫”的茶产业链帮扶体系已基本形成。为着力推进永德茶叶产业发展,除帮助永德援建茶叶加工厂外,中远海运集团还因地制宜找准产业扶贫路子,深化造血式扶贫。

  针对永德农村富余劳动力技术水平低、转移就业困难等问题,中远海运集团还通过组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与外地用工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连续举办专场招聘会,积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样,自2017年对口支援永德县以来,上海市崇明区深入了解永德切实需求,对症下药,2017年至2019年9月,共投入帮扶资金7516万元,切实增强教育帮扶、人才帮扶、技术帮扶、产业帮扶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了永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产业提质增强发展向心力

  最近,德党镇忙海村大岩子自然村傈僳族小伙余六有些忙碌,自家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即将竣工,不仅得联系各项建材的搬运,家里的重楼产业也不能落下。他坦言,这样的场景几年前自己根本不敢想象。

  忙海村属于典型的冷凉贫困山区,土地贫瘠,产业结构单一,交通不便,是一个深度贫困村。“以前盖房子运费比材料费贵,赶羊到集市卖天不亮就得出发,天黑了才能到家。”余六说,随着如今水泥路通村到户,曾经卖不出去的山货变得逐渐金贵起来,自己也迎来了从前不敢想象的好生活。

  余六口中的山货,是如今大岩子村家家户户都在栽种的重楼。“去年我家重楼籽种和秧苗收入已经超过了3万元,今后收入还会进一步增加。”余六说。

  据了解,2016年,当地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培育壮大重楼产业,发展庭院经济,大大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全村农户脱贫后的稳定增收提供了产业支撑。

  近年来,永德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摘穷帽”“拔穷根”的根本之策,创新推行“双社”(乡镇有合作联社、村有合作社)、“三绑”(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绑定发展、合作社与贫困户绑定发展、合作社与电商平台绑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保障群众稳定收入来源。

  正值无筋豆收获季节,永德县天卫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冷链物流中心理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60余辆农业服务车穿梭在各乡镇的田间地头,将采收完成的蔬菜运到物流中心,经过工作人员现场挑拣、打包、装箱后,这批蔬菜将销往北京、武汉、西安等地。

  天卫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安能介绍,在“双社”“三绑”机制的实践中,公司依托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站点,定期发布蔬菜产品信息,公司做好蔬菜籽种、农药、化肥、薄膜等物资供应,由合作社做好蔬菜产品的种、管、收等工作,真正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据了解,该公司成立5年来,已完成9个直属示范基地,55个村级示范基地的建设,共有标准化示范蔬菜基地17000亩,年带动全县发展各类蔬菜50000余亩。2019年1月至10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800余万元,带动农民创收4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