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大雪山乡)
大雪山乡:打造村级产业新格局 助力乡村经济大发展
发布日期:2025-05-21 09:03 信息来源:永德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0 字体:【

近年来,永德县大雪山乡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深入实施“563”发展计划,全力发展“6+1”产业,全力壮大“三大经济”,打造村级产业新格局,助力乡村经济大发展。

大雪山乡通过积极谋划、包装、申报项目,在蚂蟥箐村打造香椿种植基地1个,种植四季红油香椿1000亩。建设346.40㎡冷库1座,150㎡仓储用房1座、配套质检房、原料待检临时储存棚。完善水利灌溉工程1项,改造硬化生产道路1.73km,方便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引进四季红油香椿有限公司入驻经营,提供苗木支持和技术指导,并负责成品的收购。通过种植、生产、销售全过程服务,提高种植户积极性,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勐旨村是名副其实的坚果第一大村,全村种植坚果5.2万亩,2024年全村坚果产量、产值均达历史新高,青皮果产量达6061吨,农业产值达5582.82万元。辖区内拥有坚果加工企业4家,其中2家是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党组织+合作社+企业+种植户”的发展模式,探索建立“坚果终价结算机制”,维护合作社、企业、种植户三方利益。引进无人机企业进行飞防,降低生产费用、提高坚果品质。打造市、县、乡坚果责任林和帮控山万亩坚果示范基地,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科学化、技术化种植。实施自然能提水项目和智能扫码节水灌溉工程,解决坚果灌溉问题,实现水肥一体化。硬化生产道路10.856公里,新建8米宽100米长勐回河桥一座,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花卉产业作为新时代的“朝阳产业”,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团山村强化招商引资引进绿起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集体资金入股,在团山村建设火龙珠种植基地一个,发动34户农户种植花卉共计200亩,累计销往昆明斗南花卉市场2.5万扎花束,实现花农增收400万元。

曼来村为改变山坡地跑水跑肥的现状,实行改梯4130亩,恢复性种植甘蔗2450亩,甘蔗产业呈现良好恢复性发展趋势,已成为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乡内有糖厂一座,2024/2025榨季工业入榨量5.74万吨,产糖7585.50吨 ,预计实现农业产值2950万元、工业产值4400万元。

户婆村立足当地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四季豆产业。全村种植四季豆1600亩,平均亩产1.5吨,平均交易价8000元/吨,实现群众增收1920万元。架设灌溉管网13.5km,以满足农业灌溉、人饮等需求。配套建设交易市场一个,用于满足大雪山乡、崇岗乡等地区的四季豆交易。

大平掌村为满足传统畜牧业要求,大力发展饲草产业,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垫付资金发放玉米种子等,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在村内建设饲草加工厂一座,配备生产线2条,以满足日常生产加工。2024年大平掌村种植青储玉米1506.5亩,饲草厂全年收购加工饲草2327吨,促进增收97.7万元。

大炉厂村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引进优质企业,流转土地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中药材产业初见成效。从种植到采收,预计用工30000人次,实现务工收入300万元,真正实现保就业、促增收,更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后续将继续加强村企联合,以种植滇黄精、重楼、三七等中药材为主,持续打造大炉厂村5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并以此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冷凉山区产业单一、农户增收难的发展难题。

大岩房村地处高海拔山区,土地贫瘠,粮食、经济作物产量低,多以放牧为主。为更好实现乡村振兴,在高海拔区域谋划建设200MW光伏项目,目前已并网发电。通过出租土地592.63亩,租金4250元/亩,为全村带来251.87万元的收入。同时,带动就近就业务工1500人次,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特色产业生财有“道”,乡村振兴发展有“方”。随着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和招商引资的强势推进,大雪山乡各村产业发展迅猛,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注入强大动力,一幅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企业强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大雪山乡徐徐展开。

通讯员:大雪山乡 刘崇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