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崇岗乡深入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乡村垃圾政企合作运营制度、乡村卫生保洁和垃圾分类制度、乡村垃圾转运和回收制度,利用“一约三制”让农村垃圾治理中的垃圾不能丢、不能烧、不能埋的“三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在崇岗乡的垃圾治理过程中,依托县政协“院坝协商”议事桌,通过广泛调研,查找出农村垃圾治理中垃圾不能丢、不能烧、不能埋的“三大难”问题的“病因”所在,“依病开方”。2024年6月12日,以“源头破题,机制解题,助力垃圾治理”为主题的“院坝协商”会议召开,大家谈看法、提建议,纷纷为农村垃圾治理建言献策,决定修订完善“一约三制”,用“一约”破题“资金难”,“三制”解题“清运难”,来破解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垃圾治理难题。
“经过组织村组干部、运营企业、废品回收站、基层群众多方多次探讨协商,对‘一约三制’相关内容进行细化完善,并在村民代表会议上表决通过。”崇岗乡党委副书记肖云祥介绍道。
协商议事解开了群众的心结,打通了农村垃圾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崇岗乡以“院坝协商”为契机,转化协商成果,先行先试,以集镇为中心、以主干道为动脉,在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率先推行“一约三制”。目前,7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组)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11个行政村村民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了制定乡村垃圾政企合作运营制度、乡村卫生保洁和垃圾分类制度、乡村垃圾转运和回收制度,并与企业签订了垃圾回收转运服务协议,乡村垃圾治理工作得到有序推进。
“现在我们与崇岗乡11个村签订合作协议,与村组一起规范垃圾收集点,合理摆放垃圾桶,每周至少进村转运垃圾1次,每个月进村回收废旧物品1次,确保垃圾及时得到清运。”垃圾处理厂企业负责人张正军说。
现在的崇岗乡街道,环卫车不停地来回穿梭,街道上处处干净整洁。率先签订“一约三制”的大红山自然村、忙蚌村移民社等村寨崭新的垃圾桶摆放整齐,村民出门便能将垃圾丢进垃圾桶里,然后有清运车及时将垃圾进行转运,过去垃圾成堆、臭味熏天的状况已成为历史,农村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提升。
“通过这种运作模式,解决了农户乱丢、乱埋、乱烧的现象,使我们整个村人居环境有了大幅度提升改善。”军捞村党总支书记茶应祥说。
近年来,永德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按照“生态美、发展美、风气美”的总体要求,高位推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实施,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寨子摆了垃圾桶,村民都自觉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清运车都能及时进行清运,寨子变得干净整洁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军捞村村民李正红喜悦之情溢于言。
记者:祁学军 蒋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