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
永德县民政政策明白卡
【低保政策】
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城乡低保是国家对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县级以上政府规定的困难家庭给予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认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3个基本条件是:家庭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可直接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以户为单位申请。申请人按规定提交申请书,填写《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表》,并签字确认。城乡低保办理严格执行个人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乡镇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审核、公示、县级民政部门审核确认、资金发放、备案核查等程序。
二、不符合享受农村低保情形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则上不得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一)拥有的人均金融资产超过户籍所在地县、市、区上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倍(含)的;
(二)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前12个月内购买使用价格5万元(含)以上机动车辆(不含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车)或大型农机具、工程机械的;
(三)在城镇购买商品房、门面房的;
(四)注册登记公司、企业并实际开展经营活动和有一定效益的;
(五)家庭财产状况或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有特殊困难情形的,可不局限上述规定,由县级民政部门结合实际综合认定是否纳入保障范围。
自2022年7月起,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32元/人.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520元/人.年。农村低保补助标准A类保障对象为460元/人.月、B类保障对象为298元/人.月、C类保障对象为225元/人.月。
【特困人员的认定条件和供养政策】
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可认定为特困供养人员。特困供养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在申请时可自行选择集中或分散供养并明确监护人,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供养人员100%纳入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供养。
特困人员供养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集中供养标准1052元/人.月,分散供养标准952元/人.月。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标准现执行:一档835元/人.月、二档418元/人.月、三档251元/人.月。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标准现执行:一档151元/人.月、二档88元/人.月、三档50元/人.月。
【临时救助条件及范围】
临时救助是政府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救助的应急性、过渡性、托底性制度安排。分为急难型救助对象和支出型救助对象。
(一)急难型救助对象主要包括因火灾、交通事故、溺水、人身伤害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和个人;
(二)支出型救助对象。主要包括因教育、医疗等生活必须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造成生活困难的。教育费用支出指学前、普通高中、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教育(不含自费择校教育)的学费和住宿费支出;医疗费用支出指重大疾病患者在扣除各种医疗保险报销、医疗救助和其他社会帮扶资金后,确需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
【高龄老人保健长寿补助政策】
凡具有临沧市户籍,年满80-99周岁老年人均可按50元/人.月标准享受高龄老人保健补助,年满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按500元/人.月标准享受长寿补助。
【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
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其中,“未成年人”定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以上重残是指一级二级残疾或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失联是指失去联系且未履行监护抚养责任6个月以上;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或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是指期限在6个月以上;死亡是指自然死亡或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是指人民法院宣告失踪。重病原则是指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认定的Ⅱ-Ⅲ期、糖尿病、活动性结核病、癌症、肉瘤、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黑色素瘤、生殖细胞瘤、白血病、需要放化疗的颅内肿瘤、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症、帕金森病、血友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疾病、地方性氟骨症、克山病及艾滋病病人。各年度具体的大病病种根据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规定执行。
特困儿童精准救助,按集中供养1990元/人.月,分散供养1290元/人.月。
【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对象为具有临沧市户籍的低保家庭中持有残疾证的残疾人,补贴标准70元/人.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一级80元/人.月、二级70元/人.月。
【殡葬政策】
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1、根据《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遗体应当在10日内火化。需延期火化的,应当经死亡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公安司法机关批准。2、《永德县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殡葬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永办发〔2020〕2号)规定:除国家公职人员外的永德城乡居民,死完后遗体火化并进入公墓安葬的,给予直接减免火化费、运尸费,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3、凡具有临沧市户籍、且不享受国家规定丧葬补助的农村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和重点优抚对象,死亡后在殡仪馆火化的,可到户籍所在地县、区民政部门一次性领取火化补助1000元。4、根据《永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殡葬领域有关政策的通知》规定:2020年6月13日及以前已安葬1人的双人墓,且不属于大墓豪华墓并已对墓碑进行植树遮挡达到见树不见墓的,健在的1人去世火化后可将骨灰合葬到双人墓内,但不得申领各类抚恤补助和惠民殡葬补贴;夫妻一方为公职人员、一方为村民的,夫妻去世后可将骨灰安葬在其村民一方所属乡镇的农村公益性公墓;除国家另行规定外,公职人员死亡火化后,严格执行火化证、墓穴证或骨灰寄存证(寄存20年以上)、民政审核登记证明领取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5、《关于尸体运输管理的若干规定》(民事发〔1993〕 2号)规定:凡属异地死亡者,其尸体原则上就地、就近尽快处理。如有特殊情况确需运往其他地方的,死者家属要向县以上殡葬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并出具证明后,由殡仪馆专用车辆运送,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运送。6、目前我县的农村公益性公墓墓穴价格上限暂定7900元/冢(双人墓穴、含20年管理费2400元、墓碑),墓碑价格上限暂定3000元/座(双人墓碑)。
【婚姻登记政策】
内地居民婚姻登记
1.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①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原件;②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注: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当事人提供2寸双人合照近期半身免冠照片3张;当事人双方必须到现场;双方均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2.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①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②本人的结婚证;③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注:当事人各提交2张2寸单人近期半身免冠照片)。
【婚姻登记政策】
1.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或者儿童,需要有8个方面的材料:①养人基本情况及保证把弃婴抚养教育成人等情况;②收养人的户口簿和身份证;③收养人常居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有无子女的证明;④由福利院提交弃婴、儿童出入社会福利机构的原始记录;⑤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或者孤儿的生父母死亡或宣告的证明(由福利院提供);⑥社会福利机构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⑦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收养人的健康体检表;⑧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两张两寸合影照片。
2.收养非福利机构抚养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需要有9个方面的材料:①收养人申请书(写明申请人基本情况,所拾弃婴经过和对被收养人抚养教育成人的保证等情况);②收养人户口簿和身份证;③收养人所在单位(村、社区居委会)出具的收养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情况证明,并加盖公章;④捡拾弃婴证明(写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人、何原因捡拾到弃婴),并加盖捡拾弃婴所在地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居)委会公章;⑤收养人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有无子女的证明,并加盖公章;⑥捡拾弃婴所在地公安机关(派出所)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写明时间、地点、情况是否属实),并加盖公章;⑦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收养人健康体检表(无生育能力的还应提供县以上医疗机构疾病诊断书);⑧捡拾弃婴进行公告(公告的内容应写明何年、何月、何日、何地发现弃婴,弃婴有何特征,到什么地方来认领及有关情况),自公告刊登之日起满60日后无人认领,方可凭《公告》到区民政局依法办理收养登记;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半身免冠两寸合影照片两张。
3.收养三代以内的同辈旁系血亲子女的,需要有9个方面的材料:①收养人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 ②收养人的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③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④收养人常居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有无子女的证明;⑤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收养人身体健康体检表;⑥生父母提交与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签订的不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协议;⑦提交公安机关出具的或者经过公证的与收养人有亲属关系的证明;⑧收养人与送养人签订的协议书;⑨由送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子女等情况证明及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以上各项政策为现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