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交通运输局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
来源:永德县交通运输局 作者: 时间:2024-01-18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永德县交通运输局始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向上争取资金、公路运输周转量四项经济指标任务,不断健全完善工作落实机制,充分发挥班子核心作用,全面提高谋划、执行、落实能力,强化行业监管服务,保障“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有力支撑各项经济指标。202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全市同行业中排名第三;完成向上争取资金9727.8万元,占任务数8200万元的118.6%;公路运输周转量数据由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一反馈,数据暂未审定返回(以电子系统传输)。 (1)攻难点促进度,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我们始终紧紧围绕全面构建“一城两轴三镇四带”的发展格局,把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改善广大群众出行条件的重要保障,强化服务保障推动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一是永德(链子桥)至耿马(勐简)高速公路建设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取得进展,主线永久征地全面结束,房屋拆迁、杆线迁改基本完成,2023年1-10月完成投资2.9亿元。计划年底实现永康互通至永德互通到县城德阳花苑段24.6公里建成通车;国道G219线临沧龙镇桥至永德(户乃)段(镇康县老都街48.2公里)建成通车。二是重大项目超前谋划。凤庆至永德高速公路《工可》正式获批,初步设计基本完成待评审;国道G219线永德(户乃)至镇康(南伞)段改扩建工程《工可》开展了行业评审,正在修编完善待报省改委审批,同步推进初步设计工作。“十四五”规划153公里乡(镇)通三级路已全部完成《工可》和施工图设计,提前开展了部分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等项目图纸设计工作,以便于争取项目计划后迅速启动建设。 (2)重实效强措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2023年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是乡(镇)通三级公路46.5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222.2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1.5公里、危桥改造3座。工程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各项指标全省排名领先,全市排名第一。 乡(镇)通三级公路项目。班卡乡永班线、大雪山乡新勐线已开工建设。目前,永班线已完成路基加宽开挖20公里、新勐线已完成路基加宽开挖2公里;施崇线5.8公里已完成招标,计划于2023年11月底开工建设。今冬明春完成永班线10公里、新勐线5.7公里、施崇线5.8公里共21.5公里的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勐板乡通三级公路39公里建设,2023年底将全面完工。 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已下达的222.2公里已全部招投标,现已完成建设226公里,年底完成年初既定300公里以上的建设目标任务,自然村通畅率增长5个百分点,2023年底自然村通畅率达87%以上。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下达计划的61.5公里,已全部完工。 危桥改造项目。已下达危桥改造计划3座、新建桥梁项目1座。目前,3座危桥改造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已完成2座,计划年内全部完工。 (3)建体系严排查,农村公路管养提质增效 一是持续抓好养护管理机制落实。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协调各方、牵头抓总作用,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督促各级责任主体严格落实《永德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永德县农村公路管理考核办法》,系统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政策落实落地。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明显提高,逐步形成了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格局。 二是全力抓好农村公路防汛抢险保通。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抗旱工作机构,制定完善防汛救灾应急预案,整合在建农村公路施工力量和养护工人力量,统筹编建了10个应急抢险保通工作小组,做到人员落实到位、机械设备保障到位,确保责任、措施落实到人头、点位。严格落实公路雨季“三查”规定,突出抓好列养县、乡道保通工作,加强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大桥隧、连续长陡坡等重点部位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将防汛减灾救灾任务落实到人头、到关键岗位,确保第一时间预测预警,第一时间研究决策,第一时间快速处置。2023年以来,全县共投入汛期水毁抢险资金426万元、机械1192台班、人工4100人次,抢通阻塞阻断道路80处58条;设置警示牌43块,减速丘24米,有效保障了公路安全运营。 三是着力提升农村公路通行环境。突出做好重大节假日、重点时段出行服务和路网运行监测。做好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不断提升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水平。落实桥梁养护工作,定期按规范及时开展桥梁日常巡查、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测评定工作,落实小修保养和预防性养护,切实做到病害处治修复及时有效,桥梁基础数据库及时更新。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覆盖率达100%,优良中等路达90%,农村路网运营安全畅通。 四是大力推进“绿美交通”建设。紧紧围绕“醉美临沧 果香永德”的品牌定位,扎实开展“绿美交通”建设三年行动,依据交通干线两侧的自然状况和功能需要,分层次、分地域、分路段确定建设标准。2023年重点实施国道G219线县城过境段、德勐线、新勐线等示范公路7条(段),建设里程88.8公里,完成投资1437万元。其中:国道G219线县城过境段在已建成樱花大道的基础上,按照“乔木—灌木—花草(草坪)”层层递减的方式进行多维空间绿化美化,铺设草皮7680平方米,种植红叶石楠、扶桑等灌木及花卉14万余株,累计完成投资389万元,实现绿美交通和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成为了市民游客休闲运动的好去处,绘就了一幅幅“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绿美交通画卷。实施“绿美交通建设三年行动”以来,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升,路域环境更加优美,美丽公路建设基础不断夯实,“畅、安、舒、美”的“绿美交通”网络初见雏形。 (4)优服务惠民生,综合运输服务优化升级 一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县委、县政府研定出台了《永德县关于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临沧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永德大队”完成组建和人事调整,并明确了工作职责,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取得实质进展。 二是交通运输服务事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2023年全县共有客运企业7户,运营车辆321辆;共有普通货运企业2户,企业货车27辆;有物流业户9户;有4.5吨以上个体货运车辆435辆;有小型汽车驾驶员培训机构4户,有教练车161辆,教练204人;汽车租赁企业1户;共备案汽车维修企业231家。为推动永德县出租汽车行业建设发展,弥补城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空缺,计划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企业经营巡游出租汽车,起草《永德县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权配置实施方案》,已报县人民政府审定。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永德县的交通运输服务事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为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提升。围绕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完成勐佑至勐永、立亚线等6条段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设施的修复完善;增设德松线农村客运招呼站;设置一批道路警示标志标牌。持续巩固农村公路通客车率。同时完善优化客运、货运(物流)运输网络和驾培业服务网点,加强城乡交通基础设施衔接,逐步实现客运、驾培、货运等运输服务县、乡、村三级覆盖,城乡一体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四是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切实履行法治政府部门建设责任,不断推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抓好信访维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树牢“想申请人之所想,急申请人之所急”的理念,完成新一轮权责清单梳理调整,做到既严格执行行政审批程序,又设身处地为申请人考虑,既有尺度,又有温度,抓实信用体系建设,行业领域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2023年办理行政许可21件、行政确认336件(车辆年审265件、核发车辆营运证71件);办理车辆维修企业备案23户。 (5)强法治重管理,行业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细措施抓安全。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坚持不懈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市、县细化措施。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按照年初既定工作计划及发生的事故教训,联合相关部门对辖区在建交通工程、“两客一危一网”、驾培等企业开展了“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今年以来,共排查一般安全隐患问题208个,已完成整改208个,整改率100%。 二是高标准抓环保。交通运输局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思想上筑牢生态环保底线,在行动上扛实生态环保责任,在措施上保障生态环保成效,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工可、设计、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年内完成生态环保问题整改3项,并以验收。积极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全县公共交通系统共有新能源网约出租汽车96辆,占全部网约车比例的63.58%。 三是强监管抓治理。建立“联合执法、部门联动”的非法改装货运车辆治理新机制,不断强化行业安全监管,督促各单位有效落实安全责任,抓实各领域监管工作并取得实效。加大道路运输执法力度,对非法改装上路行驶的货车进行稽查整治,依法查处非法汽车改装行为,2023年度共查获非法改装车辆182起;深入汽车维修企业开展监督检查,依法查处非法经营、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对非法改装车辆企业给予严惩或取缔。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