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总结 >> 正文

永德县勐板乡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来源:永德县勐板乡人民政府  作者:  时间:2024-01-16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1.聚焦党的建设,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一是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领导班子率先学、党员干部带头学、全乡上下全面学,年内共召开党委班子(扩大)会议集中学习27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8次,深入各村组开展宣讲50余场,受众约2500人次。二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传达学习上级关于主题教育工作文件、会议精神,全面摸清党员情况,落实教材发放保障,通过支委会研究讨论、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方式,制定本支部学习计划,确保学习到位。坚持问题导向解难题,推动干事创业,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梳理总结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方整合工作力量和资源优势,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县委第三巡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检视整改,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统筹力、组织力、服务力。不断强化“三人小组”在主题教育工作上的组织领导、跟踪问效、督查检查,抓实全乡各党支部学习教育,确保“为民办实事”不流于形式,真正把事办好、把事办实,不断提高基层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三是全力推进党建引领冰岛昔归忙肺茶产业示范片建设。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以忙肺村为试点,打造“1+4+107”的茶产业发展链条体系,构建村党组织抓统筹保发展、村联合社抓调度保市场、合作社抓调度保质量、初制所抓生产保增收的“四抓四保”机制,切实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引领忙肺茶叶产业组织化发展,带动农户销售茶叶15万元;积极探索村党组织领办无劳力家庭闲置土地流转新路子,搭建“乡产业办+村党组织+经营主体”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共梳理村级资产12处18亩。四是着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结合各村资源优势,完善村集体经济增收“一村一规划”编制工作,2023年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五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永德行动”,年内处置问题线索3件,办结2件,给予党纪处分1人。六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舆情反馈机制,辖区内未发生重大意识形态领域事故;强化对外宣传,建立“每个站所每月至少报送一条信息”机制,年内完成信息报送114条,其中省级以上媒体采用18条。七是严格贯彻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原则。将“军民融合”等内容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持续开展全民国防素质教育,圆满完成2023年度征兵任务,年内入伍9人。八是聚焦各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针对省委第六巡视组巡视永德县反馈意见涉及全乡的4个方面14个问题、制定34条整改措施,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改;针对县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反馈乡党委3个方面20个问题、制定68条整改措施,目前已完成整改9个,其他11个问题按时限加快整改中;针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同步有序推进整改。

2.聚焦产业提质,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坚持走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大干“6+1”产业,群众收入不断增加。一是全力推进烤烟产业发展,在赛米河沿岸复制推广“烤烟+X”轮作模式,落实烤烟种植面积3460亩,于9月30日提前完成收购任务,均价33.23元/公斤,超计划任务1.43元,实现烟农收入1495.35万元。二是扎实推进甘蔗恢复性种植,现有甘蔗3907.5亩,完成入榨2.42万吨,实现蔗农收入1089万余元。三是持续推动全乡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做好茶叶产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全乡共有“SC”认证茶企4户,茶叶初制所256户,年内生产茶叶1393.6吨,实现茶农收入11984.96万元。四是积极推动肉牛、饲草产业发展,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推动村党组织领办肉牛养殖合作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全乡认领养殖肉牛88头,并同步推进饲草产业有序发展。五是有序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年内完成经营主体注册289户,完成率66.44%。

3.聚焦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完成2022年沪滇项目、户丫辣子寨冷库等一批项目建设;2023年,共向上申报项目5个423.3万元,重点使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二是绿美村庄建设有序推进。围绕“产业美、城乡美、生态美、庭院美”目标,全面开展建“三园”、除“四害”、清“五堆”行动,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污治理,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37吨,开展宣传教育15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780份,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050人次;完成1个省级绿美村庄、10个市级绿美村庄打造工作。三是人居环境提档升级。认真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2023年将完成提升村建设9个,美丽庭院建设348个,完成2023县级下达改厕任务350户、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改造3座。

4.聚焦民生关切,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切实履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政治责任。一是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认真落实“三个三”常态化责任工作机制,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2023年累计新识别5户12人为突发严重困难户,10月份上报2户拟新识别突发严重困难户。二是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面启动“两险”收缴工作,截至11月6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缴费到账4680人,医疗保险已缴费到账9540人;强化分析研判,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截至11月底,新办理低保107户230人、特困供养人员23户27人;发放临时救助428人465500元。三是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县级下达年内农村危房改造15户、农房抗震改造62户任务;并支付历年农危改欠款资金182.8万元。四是不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成功举办第一届忙肺·普洱茶交流洽谈会,为本地茶企、茶叶初制所和县内外的优秀茶企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举办了第一届忙肺普洱茶乡村振兴杯全民健身篮球运动会,让人们看到乡村发展的新气象,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5.聚焦安全稳定,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抓实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采取“1+3+N”模式,深入村组、信访存量集中、矛盾纠纷聚集、命案易发的地方开展普法宣传,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430份,悬挂横幅60条,粘贴普法强基“一户一承诺”50份,开展普法6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1000余人次;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20场次,培训人数达500余人,开展“送法进校园”6场次,受教育师生达2231人,撰写法治宣传信息11篇。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与云南天外天(临沧)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协议,解答法律咨询600人次。二是扛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认真落实“1262”预警响应机制,常态化对18个地质灾害监测点进行常态监测;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管,并与辖区内烟花爆竹商户、农药零售商户、餐饮商户、学校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三是筑牢耕地保护红线,扛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主体责任,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用地,年内完成耕地流出面积整改860.43亩,完成2023年变更调查188个;依法开展农村宅基地和设施农用地联审联批工作,共核查设施农用地8户、宅基地18户、违法图斑350个。四是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两网融合深入推进,完成网格化编码工作,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构建“1+2+1+2”的宗教网格工作机制,排查涉侨或出国人员815人,对2559人侨眷进行登记造册。常态化对非法组织宗教活动,私设宗教活动场所及宗教渗透、向未成年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传教等问题排查。坚持具备“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指挥(调度)室、社会组织入驻办公室、网格化服务管理室等功能,完成勐板乡综治中心和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