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永康镇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
来源:永康镇 作者: 时间:2024-01-16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更是我们锚定目标、奋起直追的一年。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我们坚持接续奋斗、承压前行,全力以赴推动综合实力再创新高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永德现代肉牛养殖产业园已完成一期建设,成功入栏肉牛1389头。G219国道顺利通车。永德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入收尾阶段,预计3月份试运营。永康镇智慧育苗中心、鸭塘饲草收储中心2个项目竣工验收,并分别由永德江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永德县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每年40万元和60万元的租金租赁使用。永康镇芒果旅游文化园项目已完成建设,以忙石寨为中心的旅游环线初步形成。忙况村(十字路)光伏发电项目预计4月份实现并网发电。以上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带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 发展活力持续激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万家企业大拜访大走访”活动,加力助企纾困,推进全镇民营经济发展打开新局面。属地以农垦永糖为代表的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8%,以御源餐饮、永利达为代表的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产值增长6%。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永康商贸中心建设项目,建成新的经济增长平台。持续发展园区经济,永德临沧坚果加工产业园端德园区基本建成,鸭塘园区修复重启成效显著。产业聚集引领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6+1”产业高位推进。全年管护坚果10.39万亩,农业产值8172万元,管护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2.96万亩,农业产值5800万元。完成甘蔗新植1.65万亩,种植规模由原先不足5000亩恢复发展到3.8万亩,农业产值5600万元、工业产值7800万元、创税413万元,平均亩产7吨、亩均农业产值1534元的两项指标创下永康种蔗历史最高纪录。茶叶农业总产值3540万元;蔬菜农业总产值2.9亿元;完成烤烟2180亩,收购烟叶5000担,实现烟农收入838.25万元;以生猪、肉牛为主的畜牧业总产值21927万元,鸭塘村为全县生猪调出第一村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凸显。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逐步壮大、欣欣向荣,永康镇临沧坚果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首批并网发电。全镇“6+1”产业蓬勃发展,7万群众率先享受到了大干产业带来的经济红利。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从注重保护向主动作为转变 “三大保卫战”全面推进。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9%以上。全力抓好耕地、林地、撂荒地、河湖遥感卫星等图斑问题整改,完成耕地流出图斑整改3182.56亩、恢复林地340亩、耕地158亩、陡坡地治理0.36万亩。持续推行河(湖)长制。完成小田坝、勐哨坝2个水源点保护项目。全镇国控、省控3个断面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达标。深入推进林长制,实施国家级公益林项目建设5.6万亩、天然商品林停伐12.18万亩、退耕还林1.61万亩。参与启动实施灰叶猴保护公益项目,有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发展新能源产业,属地6个新能源项目稳步推进。 “绿美永康”深入开展。持续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围绕“绿美云南、醉美临沧、果香永德”的绿美品牌定位,实施“六增”专项行动,开展镇村绿美轮训25场次586人次。年内获得省级绿美乡镇奖励资金134万元,省级绿美乡村奖励资金30万元,累计创建市级绿美村庄26个、绿美校园2个、绿美河湖2条、绿美公路3条。 人居环境持续发力。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户厕改造650户、自然村公厕建设6座。深入推进“两污”治理。建立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通过与绿铭公司、永德县有信洁净工程服务部签订收转运合同进行常态化保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60%以上。卫生乡镇创建顺利通过市级评估,城镇形象进一步提升。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现代化绿美小康村创建,新城一组、忙腊自然村、鸭塘自然村创建为现代化绿美小康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开展“村村互评”,全镇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我们坚持统筹谋划、倾力抓实,城乡面貌在融合发展中发生深刻变化 基础设施全面夯实。先后实施集镇区人居环境提升、携手兴乡村、棚户区改造带动城市更新等项目,共安装太阳能路灯184盏、市电路灯47盏,大山红绿灯至南桥河忙腊段亮化工程全线贯通。安装景观灯带1处,粉刷翻新墙体外立面3000平方米,永盛路精品街区打造展现新风貌。完成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安装3.4公里,翻新和新建人行道6600平方米,康平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建设、忙石寨自然村陀螺场地建设、县级失能照护机构(永康敬老院)改造等项目竣工验收,镇区城市服务功能有效改善。 城乡融合全力提升。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100%。交通路网及水网体系不断健全。永康至班卡三级公路项目开工建设,忙度、弯腰、忙况部分村组道路得到硬化。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工程加快推进。德党河水库西灌渠建设项目进入验收阶段,即将实现灌溉效益。永康城镇集镇供水工程厂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工,勐底、忙捞供水管网建设正在推进。永康镇鸭塘片区供水工程已完工,实现29.5公里全线通水。临沧市大勐统河灌区前期工作加速推进。 乡风文明稳步提升。深入推进“两网融合”,设置5级网格331个,选配网格长(网格员)331名,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发动群众自行安装监控探头8750个,与“雪亮工程”公共视频探头互为补充。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送吐、弯腰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村,康平社区、永和社区被命名为县级文明社区。深入开展民族宗教工作,送吐总佛寺成功申报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推进优化信访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取得了连续三年无命案的优异成绩。 我们坚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在共建共享中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脱贫攻坚成果成色更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三个落实”要求,扎实开展全覆盖遍访工作,确保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帮扶政策全覆盖。大力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5562元,增长15.1%。累计实现小额信贷帮扶425人次,贷款金额1938.25万元。“政府救助平台”累计收到申请事项470件,办结率达100%。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39亿元,形成项目资产259个。争取财政衔接、东西部协作资金2310万元。开展技能培训14期788人次,实现脱贫人口劳动力转移1697人次。完善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实现企业带动农户增收6863户28320人,人均增收5039.79元;合作社带动农户增2975户12296人,人均增收12605.04元。 社会保障托底更实。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38期21773人、转移就业22783人次。完成外出务工交通补助发放288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2692人,参合率96.28%;城乡居民医疗保险49510人,实现参保率96.03%;累计发放低保、临时救助、退役军人等各类保障资金2216.23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下。 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更稳。宣传工作取得新突破,年内新闻宣传稿件采用情况位列全县第一。“村村寨寨广播响”工程及“送戏下乡”活动有序推进。“傣族手工造纸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得到巩固提升。传承及发扬陀螺比赛等民间体育文化。永德芒果干制作技艺、傣族剪纸被纳入县级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物单位、遗址的挖掘和保护更进一步。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双减”和控辍保学工作扎实推进,县二中高考本科上线率综合排名位列全市乡镇基层完中第一;完成送吐、忙捞完小校舍单体改造。全镇医疗救治36种大病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年度家庭医生签约14476人,管理“四类慢病”人群5314人,永康卫生院建成省级示范中医馆。 社会大局更加安定。推进校园安全建设,端德、送吐、中山等6所完小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县级平安校园。深化应急机制运用,妥善处置小麻栗河、牛屎河等紧急汛情,端德村勐广自然村应急转移成为全县地质灾害转移成功案例之一,全镇“1262”工作响应机制做法被列为全省“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典型报道。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取得了连续5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无扑火人员伤亡佳绩。扎实推进“四防”及安全生产,全年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