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
来源:大雪山乡 作者: 时间:2024-01-10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1.抓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夯实主题教育成果 一是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化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全面提高履职能力。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答好“五道思考题”,持续办好“六件民生实事”,更加自觉地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主题教育与政府工作深度融合,领导干部做到真调研、真发现、真整改、真转化,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二是政治建设持续增强。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制,持续加强意识形态分析研判,高度关注各类舆情动态,坚决铸牢意识形态阵地。扎实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反馈发现问题整改,省委第六巡视组反馈问题大雪山涉及3类问题,共涉及项目9个,问题10个,目前已整改完成;县委第二巡察组共反馈47个问题,已完成整改41个。三是作风建设务实有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推进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的部署,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建设,大力践行“163”工作法,把转变思想作风与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以优良的作风和高效的服务为群众增收保驾护航。建立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主要领导调度工作机制。依托“五大培训工程”,强化村务规范,力推周例会,助力村干部规范履职,全面提升全乡干部队伍的履职干事能力。 2.抓产业发展,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千亿级、百亿级产业目标和县委、县政府“563”发展计划、“6+1”重点产业和5个十亿级产业目标,全力做好“果糖茶菜烟畜”和新能源七个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达16.3万亩,产量达1.8万吨,产值达180000000元。坚果林下魔芋种植3002.5亩,产量达1351吨。新植2023/2024榨季秋冬蔗5544亩,大雪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预计2月份恢复开榨。提质改造4590亩茶园,产量达896吨。全乡种植冬春蔬菜1.1万亩,产量达1.6万吨,产值达164000000元。种植咖啡5490亩,产值达12000000元。完成香椿种植示范基地打造204亩,产量达5.3吨,产值达848000元。大牲畜出栏1012头,产值12000000元;生猪出栏55200头,产值110000000元。“村党组织+村级合作社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选购的44头后备母牛长势良好。协助完成“临沧长毛山羊”国家认证工作。完成青贮玉米种植面积6120.8亩,收购青贮全株玉米709吨,大平掌饲草粉碎加工厂建设顺利推进,即将投入运营。永德县大雪山200MW农(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已实现100%并网发电。 3.抓项目、营商环境和园区建设,发展根基不断夯实 一是项目支撑坚实有力。全年项目建设成果喜人,新开工项目10个,竣工项目10个,完成总投资105000000元,谋划储备项目2个,已在库项目2个,纳入全县集中开工项目1项。全市2023年6月经济运行、重大项目开(竣)工暨“三个示范区”建设、壮大“三大经济”工作调度会在大雪山乡设市级主会场。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和投资导向,围绕中央预算内、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政策重点支持方向,谋划包装向上申报项目2个,现已入库,拟争取资金1020000000元。大雪山乡帮控片区自然能提水项目已全部完工,并实现成功提水。大雪山乡大平掌村振兴自然村绿美乡村示范点建设项目、大雪山乡大平掌村振兴自然村实施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典型建设项目完成建设。3条乡村道路实现开工,总里程共21.8公里。新寨、帮控等7个自然村现代化绿美小康村规划完成,启动3个示范点开工建设。荣亿农产品加工厂改扩建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勐旨山泉水厂搬迁项目加快推进。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践行“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服务要求,营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企业大拜访大走访”活动,走访企业18户,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6个。积极培育“四上”企业,乡内有升规企业2户。严格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净增市场主体502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7.04%,市场主体总量达2181户。三是园区发展实现新突破。把壮大园区经济作为推动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挖掘园区建设潜力,真正将区位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积极推进大雪山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建设工作,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论证报告评审等审批等工作已完成,目前已组织开展项目征地拆迁工作,预计在2024年3月份开工建设。 4.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我们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深入实施“两个增收”三年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不断提升政策落实的精准度,确保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政策落实全覆盖、无遗漏。认真做好全乡脱贫户和“三类人员”系统动态调整工作和收入核算。全乡现有脱贫户1610户6637人,“三类人员”124户428人,目前共消除风险71户267人。大力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6869.86元,增长12.79%。“政府救助平台”共收到群众申请795件,办结率达100%。做好脱贫人口和监测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将脱贫户和监测户100%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二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争取到位帮扶资金11260000元,实施项目10个。新建乡村道路硬化3.53公里,完成大寨山自然村帮控山产业道路路基调型10.6公里。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完成户婆村红木山组饮水管网50塑管改造200米,修复团山村灌溉沟渠56米。供电等配套设施设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照“村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乡级联合社与饲草加工厂、6个坚果加工厂达成合作协议,有效拓展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大平掌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66760000元。三是文明乡风建设不断加强。持续提升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水平,深化文明乡村创建,移风易俗,不断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强化对大棚房、违法乱建和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力度,共纳入监测40宗,累计受理宅基地申请44件,答复44件。累计受理设施农用地备案9件,均已完成相关备案业务。常态化对辖区内罗练、傈僳大平掌宗教场所进行督导检查,规范宗教活动开展程序,确保宗教活动开展内容政策合法合规。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机制,加强清廉乡村、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 5.抓城乡建设和环境整治,城乡面貌全面改善 一是生态质量稳中向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全面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持续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紧绷秸秆禁烧“高压线”。结合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及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家园建设行动,持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力度。南汀河帮控大桥省控断面水质得到大面积提升。累计完成乡级巡河204次、村级巡河280次,开展清理整治9余次,完成2023年遥感占用河道整改阻碍3处,拆除河道乱建3处。积极压实林长制责任,全乡乡级林长完成巡林218次,村级林长巡林192次,护林员(专管员)巡林4万余次。坚决扛实毁林种蔗零的底线,利用护林员力量对禁止毁林种蔗进行常态化宣传,进一步树牢群众管林、护林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履行整改责任,全力在“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上下功夫,狠抓省、市、县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攻坚存量、遏制增量、防范变量,一批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2023年,生态环境部门共反馈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绿美建设成效显著。紧紧围绕“美丽中国、绿美云南、醉美临沧、果香永德”的品牌定位,抓实“六增”行动,抓实绿美培训,打造绿美乡村。坚持规划先行,完成“一方案八专项”制定。切实营造绿美建设的浓厚氛围。完成绿化面积37080平方米,投入绿化美化等经费2640000元。正在开展绿美乡村点位创建13个,绿美示范点创建2个;谋划绿美道路2条。三是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美丽家园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完成户厕改造400户,公厕改造1座,完成率均达100%。累计建设三联氧化池4个。完成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100%。完成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50%。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完成2022/2023榨季坡改梯4606.6亩。扎实推进“路长制”,协助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公里,自然村公路通畅率达90%。帮控片区自然能提水项目等一批民生工程投入使用,农村抗旱应急供水水平稳步提升。 6.抓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一是社会保障逐步增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六大培训”工程,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2期496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51人。建立扶贫车间7个,直接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79人。持续推动公益性岗位助力困难群众再就业287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协助申报发放小额担保、贷免扶补创业贷款共3户600000元。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累计完成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25000元,惠及农户142户442人;发放农村低保9420000元,城镇低保630000元,特困对象补助1227000元。持续做好残疾人救助工作,全乡完成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34人次26500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02人次440000元。有序开展2024年“两险”征缴工作,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缴费10851人,征缴率97.01%、基本医疗保险缴费20518人,征缴率97.92%。发放退役军人各类优抚资金798000元。强势推动殡葬改革,发放惠民殡葬奖励资金涉及10人20000元,完成活人墓拆除100座。二是教育事业欣欣向荣。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三年入园率、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逐年提高,乡中学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630分以上人32人,在全县综合评价排名第2,乡镇中学第1,全市综合评价22名,再次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在永德县2023“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夏季运动会中,取得了学生田径运动会乡镇团体总分第1名;在2023年全县10个乡镇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三是公共服务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创建慢性病健康村2个、无烟村5个、省级卫生村5个。群众文化体育事业再掀高潮,成功举办2023年“七彩云南”全民健身综合运动会暨大雪山乡“国庆杯”篮球赛,配合县级举办2023年芒果节暨首届灯光艺术展。全面启动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健全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完成办理异地就医备案11人,制社保卡274张,完成新生儿参保登记102人。 7.抓安全生产、基层治理和风险防控,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安全防线持续筑牢。本质安全进一步提升,针对涉煤领域、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等九个领域开展专项排查整治,12项隐患全部整改完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扎实有效,汛期内对乡内河流、水库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常态化开展监测排查,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联动,年内乡级应急叫应7次。完成地震预警设备安装1套,应急广播体系设备安装76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二是粮食安全责任全面扛实。2023年全乡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19万亩,总产1.993万吨。其中完成夏收粮食总面积0.345万亩,产量0.1万吨;完成秋粮播种4.845万亩,产量1.893万吨,完成水稻旱作物播种1600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1000亩,完成县级下达目标任务。牢牢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常态化对辖区内耕地进行监测,对省、市、县下达的耕地流入、流出图斑进行实地核查举证,完成2021—2022年度耕地流出问题整改任务,完成2023年常规调查监测图斑工作。三是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全年现场接待诉求群众40人次,调解成功率93.3%;县级转办12345热线便民平台办结群众诉求9件,目前均已办结。抓实抓牢“四防”工作,将疫情防控网就地转换为命案防控网,对酗酒滋事、家庭纠纷、精神病患者中的暴力倾向人员每周一监测、每周一收集。深入推进平安永德建设工作,发案量持续走低;重大活动公安、交警保障有力。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第五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基层、进校园开展“普法强基”专项行动、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和“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信访积案化解,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加强乡域社会治安巡控,“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目标基本实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