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混凝土再填平一点,侧沟的距离要留好。”近日,走进永德县大山乡玉华村岩洞自然村,机器轰隆,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有的装运砂土、有的搬运材料、有的铺设水泥、有的清理边沟……一派热火朝天的修路景象。
大山乡玉华村岩洞自然村有一条长约1公里的道路一直没有硬化,一到雨天道路就变泥路,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与驻村工作队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收集群众意见,努力动员群众集体筹资、投工投劳,主动修缮道路。今年以来,村党总支协调水泥100吨,发动32户129名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村寨道路建设,另外平均每户出资5000元用于村庄建设。
“这次修路真是修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里,这条路平常风大的时候一身灰,一到下雨天又很泥泞,出行十分不便。现在这条路不仅修好了,而且还修宽了,我们背农作物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滑倒了,家里的老人小孩外出也更安全,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好事。”站在家门口望着硬化好的道路,岩洞自然村村民鲁老亮笑得合不拢嘴。
“大家的路大家一起修,我们玉华村的村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乡村振兴精神,在致富路上不等不靠,主动投工投劳,从‘泥水路’到水泥路的转变看似很小,却藏着我们的致富决心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底气。”玉华村党总支书记宗世洲说道,“当然修路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第一棒,改善的是路面,通达的却是民心,玉华村也将继续发扬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从‘小路’逐渐走向乡村振兴大道。”
近年来,大山乡坚持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道路维护、水网管道铺设等群众关切事宜,让为民办实事从脚底直达群众心坎,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通讯员:白云 何燕(大山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