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勐板乡坚持走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路子,充分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紧扣全县“6+1”重点产业合理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在低海拔坝区通过把闲置土地资源统筹打包,带动周边农户联合流转,把“小块田”建成“大基地”,加速推动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发展,打造出一批“万元田”。
眼下正值塞米河流域“短平快”产业经济带“烤烟+”轮作模式的黄金期,近一人高的早植烟烟叶肥厚宽大、色泽饱满,郁郁葱葱的烟田一片连着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烟农、技术人员和务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中耕管理,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现在属于烤烟种植的关键时刻,我们每天各个片区的技术员都在地里面跑着,老百姓有什么不明白的,打电话后我们都会及时进行指导,今年整体上比去年更好,产量各方面都要往上走。”勐板乡烤烟技术员柯龙介绍道。
近年来,勐板乡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加之部分家庭无劳力、少劳力,导致部分土地未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撂荒”。据统计全乡无劳力、少劳力家庭782户,未充分利用土地5300亩。勐板乡积极探索推行“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企业(合作社、大户)”的模式,以每亩每年400元至1200元的价格依法统一集中对闲置撂荒土地进行流转,让“土地流转+劳务就业”模式“流”出活力、“转”出效益,促农增收。
勐板乡烤烟种植户罗世祥说:“这两年政府引导我们做这些产业,我开始种烤烟,烟草公司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我们开始流转土地,我已经做成三年了,按照过去这几年效益还是可以的,今年我总共流转了150亩土地,人工成本付了30万元,用着当地3000个工人,肥料和地租也付了30万元。”
永德县勐板乡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下沉到田间地头,加强科技服务,指导烟农修剪枝叶、封顶打杈、追肥、防治病虫害,确保烤烟生产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把“小块田”建成“大基地”。勐板乡以“烤烟+水稻、烤烟+蔬菜、烤烟+青贮玉米”等运作模式为载体,加速推动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发展,打造出一批“万元田”。2024年全乡烤烟、蔬菜、水稻等农业产值有望实现增产增收,超过去年的1.36亿元,助推乡村振兴。
“早植烤烟马上面临采收了,收完以后计划一部分种植青贮饲草,一部分种植水稻,用来支持地方养牛产业发展。有政府的引导,我们就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相信我们都会有所收获的。”勐板乡烤烟种植户罗世祥满怀信心地说。
记者:祁学军 李新平 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