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康镇端德村端楞自然村的60亩新品种葡萄阳光玫瑰和红斯威特喜获丰收,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挂满了葡萄藤蔓,标志着新品种葡萄阳光玫瑰和红斯威特在永康片区试种成功,以“现代农业+旅游业”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工就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葡萄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张建军正在带领工人采收葡萄,采摘、分拣、称重、包装,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张建军介绍,基地于2021年1月开始建设,配套简易避雨棚、滴灌施肥系统、喷灌淋水系统,引进阳光玫瑰、红斯威特两个新品种进行试种,永康镇端德村海拔低、降雨量大、冬季低温期短、终年无霜、土地肥沃的特点非常适宜种植阳光玫瑰、红斯威特,目前两个品种的产量、产值非常可观。

“我们摸索了两年,今年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现在开始了第一季的销售,红斯威特的售价是26元一公斤、阳光玫瑰30元一公斤,亩产量红斯威特一吨左右、阳光玫瑰一吨半。”张建军高兴地说。

阳光玫瑰于2012年引入中国,果粒大、抗病力强、耐储存、果肉鲜脆多汁,呈椭圆形、黄绿色,果穗圆锥形、穗重600克左右。红斯威特是稀有玫瑰香型硬脆无籽葡萄品种,果粒椭圆形、成熟呈紫红色,平均穗重750克,含糖量20度,味甜且有玫瑰香味。两个品种果实成熟后不裂果、不脱粒、综合性状优良。红斯威特因为需要阳光着色,采用纱网袋套袋,阳光玫瑰不需要阳光着色,采用密封袋套袋,其他方面的种植技术基本一致。

种植阳光玫瑰、红斯威特的技术含量高、用工密度大,该葡萄种植基地每年可解决就近务工人数大约1000人次,支付工人工资约200000元。今年基地里的两种葡萄品种预计可实现4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葡萄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以“现代农业+旅游业”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葡萄基地建设以来,我们一直在基地务工,因为年纪大,去外省打工也去不了,就近务工也方便照顾孙女,也可以从中学到种植技术,供吃供住每天能有一百块钱的收入。”永康镇端德村村民赵建仙脸上露出了喜悦之情。

来源:永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