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
来源:县民政局 作者: 时间:2023-02-15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2022年,永德县民政局在市民政局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建设“三个示范区”、打赢“三大攻坚战”、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目标,推进实施“563”发展计划。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发挥民政工作在“惠民生、兜底线、救急难、促和谐”和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兜底的重要作用,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2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立足职能职责,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领导协调工作机制,完成2180名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率达100%,全面完成120个“儿童之家”建设任务。全面落实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通过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给予上门求助流浪乞讨人员施救22人次。落实街面联合巡查制度,主动搜寻发现流浪乞讨人员16人,实施街头现场救助16人次,发放食品20件、防护口罩60只。积极组织参与“微笑行动”,为我县3名唇腭裂患儿提供免费手术治疗。全面推进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建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全县已办理婚姻登记4529对,其中结婚登记 1621对,冷静期468对,离婚登记267对,补发结婚证2634对,补领离婚7对,办理收养登记2例。 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村民自治章程等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得到巩固提升。管边控边能力不断提升,全面完成永镇线、永凤线两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认真落实兜底保障职责,召开全县社会救助业务培训会议1场160人次。深入10个乡(镇)走访城乡低保233户、特困供养人员94户、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4户,杜绝出现错保、漏保、人情保、关系保、政策保等现象。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安排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严格落实社会保障主体责任,继续落实挂钩帮扶措施,选派5名驻村工作队员,8名自然村帮扶人员,常态化开展挂钩帮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规范处置、联防联控能力。充分发挥部门职能职责作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定不移把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时刻保持警惕,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积极参加县级组织的疫情防控演练,引导干部职工及家属科学防疫。 (二)发挥部门优势,改善民生福祉。认真落实社会兜底保障职责,采取突出重点、分类施救、精准施保的兜底保障思路,加大对基层的工作指导力度,指导各乡镇严格执行个人申请、村组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农村低保、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程序,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规范程序,切实加强基层民政经办力量对申请程序、对象认定、类别划分等重要环节的教育培训。强化社会救助政策末端落实,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联系,确保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生活救助、高龄老人保健补助、长寿补助和原大队干部、村公所(办事处)干部定期生活补助等惠民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给保障对象。2022年,累计发放各类保障资金13228.84万元,其中:农村低保资金8944.26万元,城镇低保资金588.98万元,特困供养人员资金1765.38万元,临时救助资金616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645.72万元,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206.22万元,80至99周岁高龄老人保健补助414.67万元,百岁老年人长寿补助7.5万元,发放农村原大队一级部分离职半脱产干部和部分原村公所(办事处)干部定期生活补助40.11万元。 (三)主动作为,殡葬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殡葬改革政策宣传深入人心,做到干部吃透政策,群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宣传政策。“活人墓”去存量遏增量稳步推进,全县7384座“活人墓”,已拆除5292座,拆除率71.67%。325个违规墓碑、棺木等丧葬用品加工制售点和9个棺木制售点全部停产停业。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全县10个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一期建设全面完成,达到入葬条件。城乡居民遗体火化率稳步提升,在丧属的支持配合下,大部分逝者遗体得以火化,群众遗体火化率有所提高。进一步规范殡葬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推进实施殡仪馆委托经营,累计投资600余万元,用于新建骨灰寄存室、守灵室、丧属休息区、遗物焚烧炉和改造吊唁厅、火化车间、接待大厅及殡葬宣传展示厅等,目前我县的殡葬基本服务水平已日趋规范,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和群众的各类殡葬服务需求。惠民殡葬政策执行到位,累计兑付各类惠民殡葬补助70.57万元。 (四)养老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全县已建成养老服务机构12所(包括7所农村敬老院、5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99张床位,其中:已投入使用7所259张床位,共有集中供养特困老人32人;未投入使用5所540张床位(县中心敬老院、县社会福利中心,大山、大雪山、勐底农场敬老院)。。 二、2022年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社会救助工作。一是“政府救助平台”的推广使用率、群众知晓率低,宣传力度不够;二是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缺乏。虽然已建立了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但是乡(镇)、村(社区)两级民政经办人员缺少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经费,进村入户的交通工具也难以保障,这样容易出现低保对象核查不到位,动态跟踪不及时等问题,给相关工作开展带来诸多不便,导致部分工作滞后;三是家庭收入核实难。家庭收入核实是做好低保工作的基础,也是一个难题,现阶段通过核对平台能够核查到的信息除了户籍信息、婚姻信息、扶贫信息、车辆信息、工商信息以外,申请低保家庭的收入、财产信息、银行信息核查比较困难,在实际执行时把握和准确计算还是有难度,通过入户核查的家庭收入财产信息过于片面,对象认定精准度不够。 (二)殡葬改革工作。一是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群众的丧葬需求,部分乡镇农村公益性骨灰公墓因地块属性问题导致前期手续办理难度大,推进缓慢;二是群众殡葬改革意识淡薄,群众入土为安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对殡葬改革存在抵触。 (三)养老服务项目工作。一是项目资金缺口过大,县级自筹能力弱,导致项目无法正常推进;二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部门间因政策的执行存在障碍,导致项目报批审核用时过长。 三、2023年工作总体思路 2022年全县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为核心理念,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市民政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和“563”发展计划,大力弘扬“临沧作风”,积极服务全县跨越发展大局,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民政在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在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中的基础作用,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作用,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推动全县民政事业迈上新台阶。 四、2023年工作计划 (一)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上下功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深入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及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脱贫不稳定户、突发困难人口、边缘易致贫户等3类对象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或临时救助覆盖范围,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四不摘”要求,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进一步做好“政府救助平台”的推广使用。 (二)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确保民政项目落地使用有新突破。积极协调项目资金补助。通盘考虑项目建成后,运营所需设备投入资金,积极协调增加民政建设项目投资概算,使之与建设市场相匹配。2023年逐步有计划的推进已建成的中心敬老院、勐底敬老院、大山敬老院、大雪山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投入使用;二是探索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以养老为引领,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大力发展集健康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养老设施。2023年内将永德县社服福利园区、勐底敬老院等条件成熟的养老机构推向公建民营试点;加快推进崇岗乡敬老院、班卡乡敬老院、乌木龙乡敬老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救助站等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完成社会福利园区、永康敬老院、小勐统敬老院、大山敬老院、大雪山敬老院、勐底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改造工作;围绕“三个示范区”建设任务,谋划制定好民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三)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实现殡葬改革工作有新突破。加强散埋乱葬综合治理,开展拆除已建成的活人墓工作。进一步落实农村公益性公墓入葬工作,加强对殡葬用品市场、殡仪服务机构的监管。 (四)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新突破。大力发展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动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快推进历年未完工项目力度,通过建设一批、提质改造一批、公建民营一批、医养结合一批、消防安全达标一批,补齐养老服务短板,不断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完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完善养老服务行业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综合监管制度,做好服务机构安全运营。 (五)在社会治理体系上下功夫,实现基层社区治理有新突破。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着力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健全协商和民主决策制度,依法有序深化基层群众自治。积极探索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完善社区治理,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组织等联动机制,保障居民在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充分表达意愿、参与监督管理与自治活动。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和平安社区、平安边界创建工作。 (六)在健全制度上下功夫,儿童福利慈善社工工作有新突破。管好用好全国儿童系统,实现精准救助,继续推进儿童之家建设任务。抓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在民政服务机构建立心理服务咨询室,以购买专业服务机构等多种形式为服务对象、干部职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或心理健康知识辅导。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完善慈善资格认证,鼓励创建公益慈善品牌和建设慈善超市。加强福利彩票销售管理,拓展发行渠道,规范公益金管理,确保福彩工作稳中求进、安全运行、健康发展、服务人民。加强社工组织培育发展,调动和发挥好社工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 (七)在服务管理上下功夫,实现社会组织等专项社会事务工作有突破。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持续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推进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制建设,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脱钩改革任务,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进一步规范婚姻登记工作,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加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 2023年2月15日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