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为有效保护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健康,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预防和早期治疗的独特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和治愈率,结合临沧市地理、气候和人文特点,依据冬春季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特征,参考相关中医证候分型,临沧市人民医院组织专家制定了《2023年冬春季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引》。
自我调护指引
一般调护
1.多清洁,常通风。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室内在允许的情况下要多通风,冬春季适宜在中午开窗通风,睡前至少通风半小时,保证睡眠时空气质量。
2.戴口罩,少聚集。出门可佩戴口罩,少去人群集中的地方,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接触有发热、咳嗽、咽痛、头身痛、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的疑似患者。
3.讲卫生,勤洗手。可用流动水结合洗手液洗手,特别是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
生活调摄
1.避风寒,多保暖。注意气候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及过度劳累。
2.勤锻炼,足睡眠。适当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于劳累和熬夜等行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3.营养足,戒烟酒。要均衡饮食,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例如牛肉、鸡肉、鸡蛋等。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4.多饮水,宜休养。患病后宜多饮温水,饮食清淡,多休养,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调摄
饮食宜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饮食着重调理肺脏和脾脏,多食些滋阴、润肺、生津的蔬菜、水果、豆类等食品,如梨、西红柿、柑桔、葡萄、大枣、萝卜、芝麻、莲子、银耳、蜂蜜、红豆等;少食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还需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禽蛋、猪肝、芝麻、黄豆、花生等。另外,还需注意补充水分,每日不少于2000ml~3000ml的饮水量。
常用食疗方
葱白汤:葱白3根。水煎服,连服3天。适合受凉后鼻塞、流清涕者。
藕丝百合汤:将100g藕洗净削皮切细丝,百合50g剥片切丝放入开水锅中,武火烧开后改文火煎熬成汁,藕丝和百合丝烧至酥烂,加入冰糖适量即可。每日一剂顿服或分次食用。适合健康者,口干、鼻燥等秋燥症者。
芦根萝卜橄榄汤:芦根30g、鲜萝卜120g、葱白7根、青橄榄7个。煮汤代茶饮,连服3天。适合健康者,咽痛,烦渴症状者。
青果萝卜汤:鲜青果3—5个(劈开),鲜萝卜1个(切开)。煮水代茶饮。连服2—3天,适合咽喉肿痛,咳痰,烦热口渴者。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淋雨受凉偶感风寒者用。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适用于平时容易“上火”的患者。
绿豆薏米粥: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具有健脾祛湿解毒作用。
银花炖雪梨:金银花5g、雪梨50g、白糖5g。金银花洗净;雪梨去皮去核,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丁块;将金银花、雪梨、白糖放入锅内加水炖30分钟即可。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感冒咽痛、咳嗽、口干等。
常用茶饮处方
紫苏生姜饮:紫苏10g、生姜10g。沸水泡代茶饮。功效:散寒解表。适用于感冒初起,鼻塞畏寒。
红糖生姜汤:原料:红糖10g、生姜15g。沸水泡代茶饮。功效:散寒解表。适用于感冒初起,鼻塞畏寒。
菊花甘草饮:菊花10g、胖大海10g、生甘草6g。沸水泡代茶饮。功效:清热利咽。适用于咽喉疼痛,鼻涕黄粘,咽干口苦。
玄麦甘桔汤:玄参10g、麦冬10g、桔梗10g、生甘草6g。沸水泡代茶饮。功效:清热利咽。适用于咽喉疼痛,鼻涕黄粘,咽干口苦。
桑叶菊花茶: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适合咽痛、口干、舌红者。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ml—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淋雨受凉偶感风寒者用。
枇杷叶茶:枇杷叶15g。水煎服。连服3天,适合慢性咳嗽者。
呵护健康 预防先行
身体不适 及时就诊
做健康管理第一责任人
来 源:临沧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