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罗兰芳
“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人员,心里一定要有一杆称,一边是人民群众的得失,一边是依法履职的公正。”罗兰芳说,从投身基层司法到练就“十八般武艺”,只有加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在复杂的环境和每一起案件调解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公正。10月8日,全国调解工作会议公布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名单上,罗兰芳名列其中。
今年39岁的罗兰芳在担任班卡司法所长之前,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她从未接触过司法行政工作,对矛盾纠纷调解、指导管理、社区矫正等法律工作完全是个“门外汉”。但2017年任班卡司法所长以来,面对知识的匮乏及工作的困境,她勤奋好学,立足实际,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硬是把自己从“门外汉”,蜕变成一个“内行人”。她微笑着说道:“只有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近年来,班卡司法所每年调解案件都不低于200起,在调解过程中,罗兰芳总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她总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像家人、朋友一样时刻为群众着想,只要群众有需要,每天都是她的工作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是她的办公室,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只为让正义兑现、让群众满意。工作中,她不论事情大小,只要群众找到她,她就努力做到让双方当事人满意。小到邻里吵架,大到人命关天,只要群众需要,调解现场就有她忙碌的身影。在数不清的日日夜夜,涉及家庭、邻里、经济、土地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和情感类案件中,她总在双方当事人及群众中往返奔波,了解情况,研究和制定调解方案,与当事人反复进行沟通,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在班卡,只要说到罗兰芳,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称赞的。
“做调解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每调解成功一件,当事人握手言和,心底的自豪感不言而喻”。基层的人民调解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事关群众的小事,但就是在这一件件小事中,体现着罗兰芳为民服务的一片赤诚之心和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无限热爱。
在班卡司法所工作的6年时间里,罗兰芳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始终把消除矛盾隐患,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稳妥化解大量的民间疑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用实干和奉献诠释着一名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初心和使命,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