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着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 挖掘保护传承“一体化”新体系 |
来源:县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 时间:2024-02-01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近年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一体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工作,高质量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发展。 聚焦基础精准,夯实非遗档案管理。组织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全面梳理全县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共建立完善非遗档案300份,影像资料30份,图片资料3000份,为非遗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项目申报,完善非遗名录。突出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地域特色,加大向上申报力度,《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永德赶马调》《彝族俐侎人桑沼哩节》等一批具有永德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代表性项目列入国家、省、市保护传承名录。目前,全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市级16项,县级162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7人,其中:省级5人,市级15人,县级77人。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体系。 抓实强基固本,加强非遗队伍建设。永德县高度重视非遗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的开展传承培训活动,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选派传承人参加省、市级传承人培训,有效提升传承人的非遗认知水平和带徒授艺能力。近年来,挂牌成立非遗传习所5个,先后举办乡镇基层非遗联络员培训班5期,组织开展各类非遗传承培训活动80场次,非遗进校园15场次,非遗进社区20场次,参训人员累计4000人。 通讯员:永德县文化和旅游局 杨映华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