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更规范,市场增信心 |
来源:临沧市生态环境局永德分局 作者:胡敏茜 时间:2024-11-21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也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为企业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是提升执法公信力和治理效能的必要之举,也是对困扰企业发展痛点问题的正面回应。 涉企行政执法是维护市场秩序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个别行政执法单位趋利执法、粗暴执法,小过重罚、以罚代管、以罚增收等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地方还存在监管标准“打架”、反复检查、多头执法的问题;行政执法不文明,行政执法中人为设置障碍,故意刁难企业,工作敷衍塞责,对待企业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滥用自由裁量权,涉企行政执法适用法律不正确,处罚明显失当;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执法目的,没有采用对涉企相对人权益影响较小的方式,行政执法不符合合理原则;个别行政执法单位只是把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作为完成执法任务和罚款任务的手段,缺乏给企业纾困解难的服务观。这些行为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经营干扰,也使企业无所适从,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打击企业家发展积极性,破坏了法治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势在必行。 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助力企业经济发展,需要多措并举。一是推行联合执法,制定涉企执法检查计划,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动执法监管,减少涉企检查频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二是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涉企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从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三张清单”制度。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采取教育整改为主,设置合理整改期,并视情节免于或从轻处罚。三是优化服务流程与提升透明度,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窗口,提供全程领办代办服务,优化服务流程,确保企业“看得懂、好办事”。四是实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公开执法依据、程序、结果等信息,提升执法透明度。五是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设立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回应和解决企业诉求。对行政执法机关备案事项进行随机抽查并对企业进行回访,听取被检查企业意见建议。 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久久为功:需要加强跨部门协调与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协作方式,确保联合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统一执法标准和尺度,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执法公正性和一致性;需要强化执法监督与问责,加大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对违法违规执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需要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执法能力和水平,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合理、公正;需要加强政策宣传与指导,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宣传和指导,帮助企业了解政策要求、规避法律风险。 执法从来都是手段而非目的,执法的目的在于促进经营主体规范健康发展,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各执法单位要深入推行服务型执法,通过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执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