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财政:精准施策出实招 规范和加强疫情防控资金绩效管理 |
来源:永德县财政局 作者:普新涛 时间:2020-12-23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永德县财政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筹措争取资金,截至2020年12月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2460.92万元,用于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确保抗疫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疫情防控资金使用效益,规范和加强疫情防控资金绩效管理,突出防控资金“效率与效果”并重,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明白账、满意账,永德县财政局瞄准疫情防控资金绩效管理“靶心”,精准施策出实招,谱写了财政疫情防控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新篇章。 一、特事特办,建章立制精准施策 一是简化绩效管理流程。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推进防疫政策和资金绩效管理,既把握事急从权的适度,又把牢支出高效的尺度,确保防疫政策和资金绩效管理既不在关键时期“越位”,又不在效益管控中“缺位”,有力促进相关政策顺利实施和提高抗疫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完善制度保障。永德县财政局建立非常时期业务应急响应机制,形成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开辟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保障防控资金快速、精准到位,为疫情防控搭建了一条绿色“生命线”,要求各部门各乡镇细化完善资金绩效管理各环节制度机制、方式方法、时间节点、操作规程等,全面梳理分类,精准高效施策,各项财政政策落地落实,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防疫工作最迫切、人民群众最急需的地方。 二、优化过程,资金绩效全面管控 一是抗疫资金绩效全覆盖。凡是财政部门拨付的疫情防控工作经费、防护物资保障资金及其他疫情防控相关资金均纳入绩效管理范围,将疫情防控资金2460.92万元全部纳入绩效管理。二是优化绩效管理流程。结合永德县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切实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疫情防控期间新出台的支出政策、新增财政专项资金不纳入事前评估范围,调整完善防疫政策和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原则上绩效目标随同防疫专项资金同步下达,对确因急需不能编报绩效目标的支出项目,于疫情防控期结束后3个月内据实补录并报送县财政备案。 三、高效有序,推进过程绩效管理 一是强化事中绩效运行监控。重点监控疫情防控资金的拨付和执行进度,按照“线上监控,动态跟踪”的原则强化实施绩效运行监控,针对监控结果提出督促警示、纠偏纠错、严肃整改、调整收回等分类处置措施并督促问题单位及时整改,力求防疫资金用在实处,出实效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强化事后绩效评价。将疫情防控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纳入县财政年度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围,根据我县实际,研究设置特性评价指标,疫情防控结束后,要求各资金使用部门全面开展绩效评价。三是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支出调整联动机制,防疫政策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按照“一优化三抓实”的安排部署,刚性应用于优化疫情防控后期资金支出结构,着力抓实问题整改、信息公开和违规违纪问责,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刚性约束,切实把有限的疫情防控财政资源配置好、管理好、使用好,不断提高疫情防控资金使用绩效。 四、统筹协调,助推事后绩效管理 期间,县财政局将紧紧围绕政策落实和抗疫资金管理使用的合法性、时效性、公平性、有效性开展评价,重点关注政策资金合法合规性、及时性、精确性和补助标准科学性,资金分配透明公开性,根据评价情况,组织相关部门总结绩效管理经验,全面梳理支出政策和财政资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形成“应急事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全面分析政策和资金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切实做到数据充分、客观公正、切中要害,为下一步完善支出政策、加强资金绩效管理提供有针对、可操作的意见建议,作为完善财税政策,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