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地方财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来源:永德县财政局 作者: 时间:2020-06-03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监督索引号53092300800010000 永德县2020年政府预算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 永德县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第二部分 永德县2020年政府预算公开表 第三部分 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等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永德县2019年政府性债务举借情况及2020年政府债务预算情况 第五部分 永德县2020年“三公”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第六部分 永德县2020年转移支付预算情况说明 第七部分 2020年预算报告相关名词解释
永德县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0年5月22日在永德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永德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永德县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地方财政运行情况 2019年,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县人民政府和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和政策性减收增支等不利因素影响,认真落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县人大预算决议要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各项规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牢牢把握“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原则,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优化财政支出,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财政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19年地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况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快报数2932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6520万元的80.29%,比上年决算数34781万元减收5458万元,下降15.69%。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快报数28257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60900万元的108.31%,比上年决算数248507万元增支34070万元,增长13.71%。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32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7277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5200万元,调入资金15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11万元,收入总计292763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2577万元,上解支出498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200万元,支出总计292763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及平衡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快报数53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307万元的406.27%,比上年决算数4086万元增收1224万元,增长29.96%。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快报数2351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3000万元的102.25%,比上年决算数17276万元增支6242万元,增长36.13%。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3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5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0400万元,上年结余161万元,收入总计2843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518万元,调出资金152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00万元,支出总计2407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360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及平衡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快报数7319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5706万元的111.4%,比上年决算数54403万元增收18794万元,增长34.55%。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快报数6654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7174万元的116.39%,比上年决算数51219万元增支15327万元,增长29.92%。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319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6546万元,本年收支结余6651万元,上年结余3476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1417万元。 以上数据均为快报数,最终以市级批复的总决算数据为准,待上级批复后,将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置换债券资金安排情况 2019年上级下达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93943万元(一般债务限额15513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8805万元),较上年增加20000万元,新增债务限额全部用于发行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专项用于老城区改造。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0965万元(一般债务余额122160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8805万元),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内。2019年我县申请到位再融资债券收入5600万元,全部用于偿还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 (三)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2019年,我们认真落实县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县人大常务委员会要求,以强化收支为重点,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强化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突出重点,倾力保障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强财政监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1.盯紧收入目标不放松,全力组织财政收入。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收入目标,积极主动面对减税降费、主体税源萎缩、一次性税源减少等不利因素,定期不定期召开财税金融联席会议,及时做好收入研判和分析,做到早抓细抓,抓紧抓实,应收尽收。 2.盯紧支出目标不放松,全力加快支出进度。扎实做好“三保”支出分析预判工作,从严从紧控制财政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三保”支出及时到位,做到以收定支,能支尽支。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快报数282577万元,同比增支34070万元,增长13.71%,占年初预算260900万元的108.31%。 3.盯紧争取资金不放松,全力争取上级支持。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情况,及时调整向上争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任务,明确部门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县累计争取到上级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25727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2559万元、专项债券收入20000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5600万元。 4.盯紧改革目标不放松,全力推进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绩效预算与部门预算的有机结合,各级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设立实现全覆盖,预算编制与绩效目标同步启动、同步审核、同步下达、同步公开,公开率达100%;全面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政府会计制度、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工作。加强采购监管,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原则,全年采购预算资金8269.23万元,实际政府采购成交金额7994.13万元,节约预算资金 275.1 万元。 5.盯紧资金整合力度,全力打好脱贫攻坚硬战。深入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战”,扎实做好贫困人口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加大对农业、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确保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两免一补”等政策落实。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全年共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75908.0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1747.18万元,省级资金19060.87万元,市级资金5100万元。整合资金安排用于产业发展23759.53万元,农村危房改造25313.52万元,农村饮水安全5213.8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1306.6万元,其他314.6万元。同时,及时下达2019年耕地地力保护资金5409.16万元到各乡镇进行审核兑付,涉及农户76628户。 6.盯紧财政资金监管,全力确保资金人员安全。一抓制度。为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确保扶贫资金投入精准、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安全,制定印发《永德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永德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乡级报账制实施办法(试行)》《永德县产业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统一脱贫攻坚会计基础业务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等一批规范性文件,提高资金的规范管理和安全运行,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抓培训。针对财务人员换岗频繁、专业技能参差不齐,举办以财经纪律、财务知识、廉政教育、政府采购、扶贫业务等为主题的培训班,对全县财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授课,同时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抓机制。建立领导挂钩责任制,每名班子领导及分管股室对应挂钩两个乡镇财政所,指导乡镇财政业务规范、有序开展。四抓内控。配齐了预算单位使用“国库授权支付额度”密钥,做到会计、出纳人手一个;解决了部分乡镇和县级部门执行单位内控不到位的问题;协调金融部门,对预算单位使用“网上银行”密钥进行升级,从技术上对财政资金安全进行防控。五抓监督。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及时拨付扶贫项目资金,严格资金管理,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年内完成2个部门信息质量检查,同时组建指导组深入各乡镇开展脱贫攻坚会计基础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双安全”。六抓绩效。成立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制定《永德县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试行)》《永德县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操作细则》等相关制度;编制印发《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工作(资料汇编)》,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意识,确保绩效工作有序推进;持续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动态监控管理,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测系统”全面完成绩效目标上报88个,涉及资金105200万元。七抓公示。根据《云南省全面实施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谁主管、谁监管、谁使用、谁公开”的原则,在永德县人民政府门户网公告公示上级和县本级分配下达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期,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八抓台账。建立资金整合台账,资金整合和使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安排拨付资金,明确整合资金项目主管部门,将研定的年度实施项目下达到项目主管部门,由其负责资金和项目管理。同时制定涉农资金整合的综合业务流程,按流程拨款,做到项目不乱,资金不乱,脉络清晰。 7.盯紧减税降费政策,全力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认真履职,依法行政,持续规范行政事业性、政府性基金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强化涉企收费清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减税降费重要部署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8.盯紧“放管服”改革,全力确保依法行政。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按照省市财政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本局清权、确权、认领财政行政权力事项目录45项,其中:行政许可1项、行政处罚24项,行政检查8项,行政确认2项,行政裁决1项,其他行政职权9项,厘清法律法规依据,梳理行政权力规范程序,编制行权责清单和全程网办工作指南,年内办结件数77件。 2019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全县产业结构单一,收入质量不高,国库运转艰难。一是税源存量不足。全县工业经济不强,烤烟、甘蔗等重点行业税源不断萎缩,大额税源少,税源较为零星、分散。二是财力严重不足。随着规范津补贴、基本工资调标、增加改革性补贴等一系列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执行,工资性支出规模增速迅猛,工资附加性支出也随之增加,财力需求与可能的矛盾十分突出。三是财政运行风险高。为保障民生举措、城市建设等政策措施的落实而有赖于置换债券、新增债券、重点项目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处于债务还本付息高峰期,资金需求量大,偿债资金需求年初无财力纳入预算,为尽可能地避免发生偿债违约,县级财政垫付了大量国库资金,国库资金已是捉襟见肘。以上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省委书记陈豪同志调研临沧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变观念、锐意创新,转变作风、担当作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要求,深入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快全县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认真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加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力度,坚持过“紧日子”,切实做到有保有压;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用好用活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建议安排情况及平衡情况 1.收支建议安排。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建议安排30350万元,增长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建议安排292470万元,增长3.5%。 2.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3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8637万元,调入资金8483万元,收入合计297470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2470万元,上解支出5000万元,支出合计297470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基本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建议安排及平衡情况 1.收支建议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建议安排52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建议安排9000万元。 2.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2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82万元,上年结余4360万元,收入总计1194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建议安排9000万元,调出资金2942万元,支出合计11942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基本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 1.收支建议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建议安排82341万元,其中:社会保险费收入40391万元、利息收入173万元、财政补贴收入8277万元、委托投资收益316万元、其他收入33044万元、转移收入14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建议安排75381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52087万元、其他支出23016万元、转移支出278万元。 2.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8234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5381万元,本年收支结余696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837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逐步扩大,基金运行稳定。 (四)“三保”支出安排情况和其他特别说明 1.“三保”支出安排情况。2020年,县本级可用财力安排“三保”支出101141万元(不含上级专项安排),其中“保工资”支出92036万元、“保运转”支出4891万元、 “保45项基本民生”支出4214万元。 2.其他特别说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在2020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和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之前,为保障县本级正常运转,已提前动用财力安排支出30577万元,其中安排个人支出29909万元、安排运转支出429万元、安排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专项支出239万元。目前县级通过预拨方式安排疫情防控经费315万元,待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计划动用预备费进行调列。 三、2020年工作重点 2020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稳中求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注重提质增效,为推动全县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加强收入组织协调,努力培植税源。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财政收入增长目标,采取积极有效财税增收措施,深挖税收增长潜力。积极协调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协税护税力度,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大力支持招商引税,利用“一企一策”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提高招商引税精准度,促进优势税源企业落地。 (二)优化支出结构,做好服务保障。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未列预算,不得支出”原则,科学编制2020年预算,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有限资金用于保障、改善民生以及重点社会事业项目,促进我县高质量发展。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努力促进增收节支,不断加强支出管理,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继续加大预算执行通报力度,将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与明年预算安排挂钩。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以及当年难以支出的预算资金,按规定统筹调整用于其他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减少结余结转。 (三)深化财税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切实做好政府会计核算管理改革、预算单位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试点试编工作,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四)加强资金监管,防范财政风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审批、使用、监管,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促使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更加规范;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继续推进财政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规范财政工作运行,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五)多措并举,全面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一是继续加强与市财政各科室对接,确保2020年度市对县绩效考评工作顺利完成。二是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增强花钱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推进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三是做好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申报采购项目,确保采购依法依规、公开透明,提升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四是继续加强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利用率,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五是认真落实人大、政协意见建议,以及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促进财税体制机制创新和财政管理效能提升。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监督索引号53092300800010111 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等预算绩效情况说明20200529045832550.doc 永德县2019年政府性债务举借情况及2020年政府债务预算情况20200529045850958.doc 永德县2020年“三公”经费安排情况说明20200529045905840.doc 永德县2020年转移支付预算情况说明20200529045952172.doc
|
附件【永德县2020年政府预算公开表20200603085731528.xls】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