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2019年度部门决算 |
||||||||||||||||||||||||||||||||||||||||||||||||||||||||||||||||||||||||||||||||||||||||||||||||
来源:永德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0-09-28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
||||||||||||||||||||||||||||||||||||||||||||||||||||||||||||||||||||||||||||||||||||||||||||||||
目录 第一部分 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有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表)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农业环境保护监测职能:负责生态农业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野植物调查和保护;负责对外来物种的分布调查、监测、及对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控和灭除;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条例》《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及配套规定的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农业环境管理;负责沼气技术培训推广,承担农业部下达的国债沼气项目和建设管理工作,推广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节能技术及节能产品。向省农业厅、国家农业部编报农村能源统计报表及开展工作情况。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职能: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编制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划和年度计划;承担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及纠纷调查处理,依法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在辖区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和标准宣传、技术咨询服务;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市的农产品检验检测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负责“三品一标”认证及其加强辖区内“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和市场销售产品的管理,确保“三品一标”产品质量安全;引导辖区内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业环境检测,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按要求及时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承担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普查、监督抽查、例行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和农业环境评价任务;负责辖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准入检测工作,指导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市开展农产品检验检测;接受其他委托检验,依法出具科学公正的检测数据,探索检验检测社会化服务职能的路子,提升农业部门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二)2019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2019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加强学习提高职工素质 今年以来我单位根据人员少、分散等实际,采取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全站积极参加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围绕学习强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无论是在扶贫挂钩一线的同志还是在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同志均用情系群众,立足实际解决难题,主动贴近群众,服务基层创新发展。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底气,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做到在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本色、政治纪律上不变、不移、不偏、不松,促进农业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另外 是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阅读《云南农业》《临沧科技》等有关专业书刊,收看中央7套农业节目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及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学习职工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工作能力不断增强。 2.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完成情况 (1)开展外来有害生物调查及防控、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a、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的调查与防控 根据省、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安排,我站把薇甘菊监测、调查、防控作为稳定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工作来抓。2019年以来,我们在全县10个乡镇1700米以下范围内进行调查,并重点对施孟线小勐统路段、大勐统河边、振清线崇岗至耿马孟定路段、蔗区、气候湿润的河边、沟边等地区进行地毯式调查。今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完成野外调查3次,通过调查5月15日在永康镇忙腊村忙腊组宝玉华家鱼塘边,海拔:795米。东经:99°23ʹ7.38"--99°28ʹ5.20",北纬:24°08ʹ19.27"--24°08ʹ14.61",发现薇甘菊危害面积145亩,其中,农地(危害125亩)荒滩、沟渠发生20亩。发现薇甘菊后,立即组织当地群众进行灭除。在防治上我们主要对原发生点及时组织人工刨挖、药剂喷洒等措施进行防除。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灭除。永康镇朝阳村、鸭塘村、勐底村、端德村、忙腊村、忙捞村、弯腰村于2月、5月、分别对新生长的薇甘菊进行药剂防治、人工刨挖、晒干集中进行火烧处理,10月抓住薇甘菊开花前再进行一次彻底人工刨挖、晒干集中进行火烧。今年共防治防治3次,防治薇甘菊面积1905(薇甘菊面积635防治三次为1905亩次)亩(次)。通过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2019年在小勐统镇大垭口村,施孟公路上边农地。发生危害的128亩,已基本灭除,建立综合防治示范区3000亩,防除效果达到90%以上,危害面积控制在10%以下。将有效地遏制了薇甘菊疫情发生和蔓延势头,减轻对农业的危害,保护生态安全。为建设绿色生态永德奠定基础。 b、加大其他外来有害生物的调查、防控力度。 我们在加强薇甘菊的调查防控的同时,还加大了对我县危害最大的紫茎泽兰、飞机草、肿柄菊、银胶菊进行调查、防控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自身健康。 c、完成入侵物种标本采集制作工作 根据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安排,对薇甘菊、飞机草、紫茎泽兰、假臭草、圆叶牵牛、银胶菊、鬼针草、马樱丹、苏门白酒草、水花生等10种外来物种标本的采集工作,并制作标本20个。并移交市农环站,统一送省农环站市农环站留存。 (2)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与防治工作 a、继续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监测预警工作 我县国控点位总数量为43个。国控监测点从原有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普查监测点位中选出,我县国控例行监测点总数量为19个;其中,优先保护区13个,安全利用区1个严格管控区5个。布点时,以农产品产地为重点,原则上应覆盖三类农产品产地,兼顾主栽农产品、地方特色农产品等的园地、林地和人工牧草等农用地。主要面向水稻、玉米、 蔬菜当地特色农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产地,选择开展布点。2019年的布控任务为19个采样点(采农产品样品)分别涉及德党镇、永康镇、小勐统镇、勐板乡、班卡乡、大雪山乡在已定采样地块内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多点取样,5个分样点,然后等量混匀组成一个混合样品。每个分样点采样量一般要求为2000-2500克。按照今年选 中的点位,今年共取农产品样品19个,其中取芒果样1个(400ml3份)水稻样4个(每个样品1.5千克)。玉米样15个(每个样品1千克),已送贵州大学进行检测分析。 b、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2019年我站继续承担市农环站下达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试点项目,工作目标是:认真开展田园环境整治,集中开展田间地头废弃农膜、农药废弃物和其他各类农业垃圾的清理、 引导农民养成良好习惯,积极主动收集废旧地膜,鼓励垃圾回收企业积极回收废旧地膜,确保农膜回收率达88%以上。规范使用无公害农用物资,努力实现洁净田园化。实施内容:通过推广本地常规水稻良种永康小软米(优质稻)精细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进洁净生产,实现农药零增长,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污染事件发生。试点区实收面积350.6亩,经过测产验收过称实称,最高单产450公斤,最低单产390公斤,收获总产14905公斤 ,平均单产425公斤。试点通过推广本地常规水稻良种(永康小软米),采用秸秆堆捂和粉碎还田,施用有机肥、沼液、沼渣。在试点周边开展田间地头废弃农膜、农药废弃物和其他各类农业垃圾的清理、回收、销毁活动。号召种植规范使用无公害农用物资,并结合精细栽培管理技术等措施,推进洁净生产,化肥、农药零增长,实现绿色生态生产,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污染事件发生。 (3)做好沼气设施安全培训及沼气入户调查和安全处置 a、组织开展沼气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 ,召开群众会议和现场讲解宣传沼气安全管理操作规程、日常使用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等。累计进行专题及现场宣传培训20场次,发放沼气安全知识材料1206份,发放粘贴《户用沼气安全使用挂图》256张。进一步提高了沼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了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b、根据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临农办科﹝2019﹞2号《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转发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工作的通知》我站在乡镇农业站的配合支持下,进行对全县农村沼气进行调查,累计建有农村沼气17140户,其中国债项目:13274户,省级项目;3866户,其中(沼气池报废;10947口,长期闲置但能修复使用的6193口)。 c、组织开展报废沼气池分类处置工作,让报废沼气池发力转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a)、沼气池改厕。结合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充分发挥农村沼气池的优势,因地制宜,采取—户一策, 推进农村沼气 池改厕工作。 (b)、沼气池改水窖。在本着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把沼气池改为水窖,收集、储存雨水,满足农业灌溉用水和畜禽饮用水需要,在干旱地区继续发挥沼气池的作用。 (c)、沼气池改化粪池。因户施策,把原有沼气池通过适当改造,变成方便适用的以储污为主的化粪池。可有效解决家庭污水处理难的问题,确保家庭环境卫生。 (d)、沼气池安全填埋。对旧宅拆迁、地质灾害、易地搬迁等长期停用、不再使用的沼气池,安全填埋处理。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做好永德县全国第二次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工作 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时点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资料。本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共分为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地膜、秸秆、农业移动源六个专业。通过此次普查,全面了解和不同农业源污染物的区域分布、污染类型、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去向、为农业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完成了《永德县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报告》和《永德县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报告》。 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工作完成情况 (1)培训学习 为提高永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检测人员技术水平,为下一步我站通过双认证工作打好基础,2019年10月,组织我站4名技术人员前往双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学习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学习时间为期一周。 (2)切实抓好我县农残快速检测工作任务。 2019年检测站安全示范县建设完成农残快速检测样品3000个,定性定量检测样品600个;各乡镇完成农残快速检测样品300个,乡镇任务总计3000个。截至2019年11月21日,全县共抽检快速检测样品3085个,合格3084个,合格率为99.97%.县级检测站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样品2707个,合格2706个,合格率为99.96%,完成定性定量检测样品7个(未出据检测报告,每个样品测38项农药),其中:农残检测 7个,发布《永德县蔬菜安全检测情况分析》9期,为广大消费者采购放心农产品提供了参考。各乡镇总计完成农残快速检测样品378个,合格378个,合格率为100%,其中:永康镇完成257个,班卡乡完成121个。 (3)开展“三品一标”知识宣传和蔬菜生产基地、市场专项检查监管工作。 a、我们重点深入《永康热区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永德县永腾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源甸三冷库、永康镇忙捞、永康镇勐底、永康芒果基地、大雪山澳洲坚果基地,《老祥云超市》《中隆超市》、县城农贸市场、永康农贸市场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流通场所,进行果蔬农药残留检测,同时开展“三品一标”识别宣传活动,对超市和市场的“三品一标”食品标志进行专项检查,宣讲无公害蔬菜栽培措施,“三品一标”产品申报方法。共出动检查人员29人次,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安全食品新概念“三品一标”》《永德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行政执法告知书》等宣传资料4000份,举办现场咨询培训8场次。抽查“三品一标”用标产品2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用标产品16个,未发现假冒和违规“三品一标”标志的食品。同时,组织企业(合作社)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申报,目前由永德县荣亿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临沧分公司、云南滇秘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与临沧市林科院签订了“临沧坚果”地理标志标识使用协议;组织永德县彝生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7个蔬菜(无公害南瓜、茄子、结球甘蓝、大白菜、番茄、马铃薯、萝卜)产品认证申报,目前,材料正在受理中,组织永德县原珍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开展白萝卜、青菜、白菜、南瓜、茄子、茴香、火镰菜、佛手瓜、马铃薯等9个有机蔬菜产品申请认证,目前,材料正在受理中。 b、全面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推广及应用 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健全数据规范,实现数据互通。确保平台稳定,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我站推动县区域内已通过认定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企业纳入追溯管理,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县有已经完成12家企业上线运行工作。 (4)例行检查抽样工作 为全面掌握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第二次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云农办质[2019]213号)《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配合做好2019年第二次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临沧市开展全市农产品例行监测工作,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认证真配合临翔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到我县区内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超市进行蔬菜抽样工作,抽取蔬菜样品28个。 (5)继续做好永德县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 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是当前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农业发展新阶段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实施永德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项目,有效提高人员素质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水平,确保永德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2018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认证开展好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 a、根据我县建立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转基因作物在品种试验、审定及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b、结合种子执法,对辖区内的种子销售开展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防非法转基因种子下地。 c、印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宣传资料1500多份,到各乡镇集中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生产结构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进行宣传。 (6)狠抓实验室双认证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a、软件资料的整理已经对双认证需要的软件资料(程序文件、质量手册、体系运行的各项记录表格、人员档案、设备资料等)进行了编制整理,形成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步轮廓,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完成了实验室急需试剂耗材的采购已全部到位,并进行了确认登记。 b、调整设备布局,加强练兵活动组织检测人员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按照实验室认证准则,对现有实验室设备的布局进行了规范调整,使整个实验室的设备布局更科学、更有利于试验操作的开展。各项练兵试验严肃有序开展 ,为实验室双认证做好了基础工作。 4.脱贫攻坚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2019年以来,我站认真落实县委工作会议精神,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全体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真抓实干,选派了四名工作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同志到大雪山乡蚂蝗箐村下属自然村担任自然村工作队员,职工分批、分期深入到挂钩农户家中详细了解生产生活状况,结合每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做到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把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市、县扶贫开发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挂钩农户中。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部门2019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部门2019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8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1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17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其他人员0人,主要包括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7人,助理农艺师6人,技术工四级1人。 离退休人员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0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部门2019年度收入合计221.8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21.83万元,占总收入的100%;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事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经营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其他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与上年222.82万元对比减少0.99万元减少0.44%,主要原因是2019年度农环站未拨入项目经费。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部门2019年度支出合计221.8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1.83万元,占总支出的100%;项目支出0万元,占总支出的0%;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万元,占总支出的0%。与上年232.70万元对比减少10.87万元减少4.67%,主要原因今年未有项目资金拨入。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9年度用于保障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221.83万元。与上年223.70万元对比减少1.87万元减少0.84%,主要原因今年未拨入项目资金。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97.32%;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2.68%。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9年度用于保障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0万元。与上年14.2万元对比减少14.2万元减少100%,主要原因分析本年未有项目资金拨入。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部门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21.83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上年232.70万元对比减少10.87万元减少4.67%,主要原因本年未拨入项目资金。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17.1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73%。主要用于事业单位退休费支出、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2.卫生健康(类)支出13.5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09%。主要用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 3..农林水(类)支出188.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4.88%。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日常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车辆运行维护费等支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4.住房保障(类)支出2.8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3%。主要用住房公积金缴费支出;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部门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1.2万元,支出决算为1.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1.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 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8年增加1.2万元,增长10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1.2万元,增长1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万元,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上年的车辆维护费主要放在其他交通费用中。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2万元,占100%;公务接待费支出0万元,占0%。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2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1.2万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相关工作范围)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0万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0万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部门2019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万元。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部门资产总额104.1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5.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06.40万元,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17.7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88.65万元,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万元,在建工程0万元,无形资产0万元,其他资产0万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207.59万元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103.44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增加14.31万元,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17.75万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万元,在建工程0万元,无形资产0万元,其他资产增0万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万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万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万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9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本部门不涉及绩效自评。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本部门没有其他重要事项。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本单位不涉及专用名词。 |
||||||||||||||||||||||||||||||||||||||||||||||||||||||||||||||||||||||||||||||||||||||||||||||||
附件【临沧市永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xls】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