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预算决算 >> 正文

永德县人民政府关于永德县2020年地方财政决算(草案)报告


来源:永德县财政局  作者:县财政局  时间:2021-09-28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监督索引号53092303100011000

  永德县人民政府关于永德县2020年

  地方财政决算(草案)报告

  ——2021年9月14日在永德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

  永德县财政局局长  朱子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由我向本次会议报告《2020年地方财政决算报告(草案)》,请予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2020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根据市财政局反馈我县2020年度地方财政决算数据,决算数与县人民政府向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以下简称“原报告”)的快报数总体一致,但部分收支有所变化。

  1. 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7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0350万元的107.78%,比上年决算数29323万元增收3385万元,增长11.54%;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33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92470万元的93.46%,比上年决算数282577万元减支9248万元,下降3.27%。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70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42817万元,调入资金6087万元,地方政府存量置换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187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1万元,收入总计293603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3329万元,上解支出5803万元,地方政府存量置换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187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943万元,支出总计293603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批复数与原报告快报数变动情况说明:

  (1)全县实际上解支出5803万元,比原报告数6380少上解支出577万元,原因说明:一是年初预留高速公路税收收入清算上解支出数305万元,市级实际清算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底税收收入数据,2020年12月份入库税收收入跨年度再进行清算,最终上解支出数21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305万元少上解支出95万元;二是年初市级要求按全市烤烟收购平均单价测算烟叶税上解支出数,市级清算时,以县级烤烟收购平均单价测算,最终烟叶税实际上解支出数754万元,比年初预留的779万元少上解支出25万元;三是国土经费保障机制清算上解支出数年初预留111万元,市级清算时,实际上解支出数85万元,比年初预算111万元少上解支出26万元;四是年初预留可再生能源经费上解157万元,市级清算时,实际上解支出数69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57万元少上解支出88万元;五是省级对淘汰黄标车补贴资金进行清算时,临财行发〔2021〕1号文件明确我县应清算收回资金39万元,属于新增上解支出事项;六是年初上解支出预留返还上级下达2019年增收留用以奖代补资金175万元,市级清算时,按县级应返回增收留用资金金额扣减我县上级补助收入,不再上解支出项进行清算该资金,因此上解支出较年初预留减少175万元;七是年初预留县级收入增长上解支出数274万元,市级清算时,明确我县收入增长上解支出数67万元,比年初预算数274万元减少207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242817万元,比原报告数243151万元少334万元,原因说明:一是全市在汇审总决算时,对上级补助收入四舍五入取整,导致上级补助收入比原报告数增加1万元;二是市级清算2019年至2020年增收留用以奖代补资金,按我县应清算退回上级金额扣减我县上级返还性收入共335万元,其中:2019年应清算退回省级资金175万元、2020年应清算退回省级资金160万元。

  (3)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943万元比原报告数2700万元增加243万元。因年终清算少上解支出577万元,弥补上级补助收入减少334万元后,形成净结余资金243万元,根据云财预〔2018〕117号文件规定,净结余资金必须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所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比原报告数2700万元增243万元。

  (4)市级清算时,我县实际调入资金6087万元,比原报告数6429万元减少342万元,动用预算周转金增加342万元。

  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77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200万元的111.08%,比上年决算数5310万元增收466万元,增长8.78%;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02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9000万元的233.57%,比上年决算数23518万元减支2497万元,下降10.62%。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77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014万元,上年结余442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8900万元,收入总计2611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021万元,调出资金359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900万元,支出合计2551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597万元。

  批复数与原报告快报数变动情况说明:上级补助收入7014万元,比原报告数7015万元少1万元,原因说明:全市在汇审总决算时,对年末上级补助收入四舍五入取整,导致上级补助收比原报告数减少1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总收入与总支出相应进行调整,比原报告数减少1万元。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823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82341万元的100%,比上年决算数72910万元增收9141万元,增长12.54%;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79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5381万元的103.43%,比上年决算数66545万元增支11421万元,增长17.16%。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平衡情况:社会保险费收入38704万元,利息收入20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2293万元,转移收入287万元,其他收入30848万元,收入合计82338万元。社会保险待遇支出50141万元,转移支出78万元,其他支出27748万元,支出合计77967万元。收支相抵,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437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5788万元。

  批复数与原报告快报数变动情况说明:全市在汇审总决算时,对本年支出合计数四舍五入取整,导致本年支出数比原报告数减少1万元;另根据上级通知要求调增委托投资收益744万元,相应本年收支结余437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5788万元,比原报告数增加745万元。

  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4万元。收入来源为上级安排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资金,对应支出增加,与原报告数一致。

  (二)地方政府债务决算情况

  2020年,全县政府债务限额201943万元(一般债务限额15513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6805万元)。2020年末全县政府债务余额165685万元(一般债务118880万元,专项债务46805万元)。

  批复数与原报告快报数变动情况说明:全市在汇审总决算时,对政府债务余额四舍五入取整,导致我县政府债务余额决算数为165685万元,比原报告数165683万元增加2万元。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面对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财税部门攻坚克难,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加快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减免税费6493万元。二是财政收入稳步提高。强化收入预期征管,建立健全税费征管措施,对潜在税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研判,砂石资源整治成果巩固提升,国有资产盘活成效显著,医共体改革、房土两税实现新突破。2020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708万元,同比增长11.54%。三是向上争取资金获实效。做实项目储备规划、管理申报、绩效评价等工作,积极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衔接汇报,全力争取抗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等支持力度,全年共争取上级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242817万元。

  (二)重点保障持续有力。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加快支出进度,倾力保障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全力以赴保“三保”,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3329万元。一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争取到位直达机制管理资金63663万元,其中:抗疫特别国债资金5302万元、特殊转移支付资金23011万元、正常转移支付直达资金11283万元、参照直达机制管理资金24067万元,有效保障全县“三保”支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切实兜牢民生保障。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卫生等领域投入,民生水平持续改善,全年民生支出达24406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3%。三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获得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建设新增专项债券资金8000万元,争取到位永勐高速建设资金267497万元;安排老旧小区建设资金1680万元,烟草水源连通工程资金2093万元,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5000万元,忙海水库除险加固资金2920万元,南汀河至户等河道治理资金885万元,中医医院门诊住院楼建设资金5000万元,德党河水库建设资金4500万元。

  (三)落实“六稳”“六保”。一是保居民就业。投入资金2775万元,支持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二是保基本民生。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民生支出24406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9.3%。安排资金28332万元用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支持特色产业培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和农村危房改造;安排资金2456万元用于抗击疫情防控。三是保市场主体。严格执行上级出台支持企业应对疫情稳增长政策,积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降低水电房租等运营成本,多方面助企纾困,安排资金4923万元用于企业清欠助推复工复产;实施担保贷款扶持,安排资金350万元用于扶贫贷款贴息。四是保粮食能源安全。下达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资金4991万元,支持做好农田水利灌溉及水生态保持。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548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00万元,落实对农民直接补贴,保护种粮积极性。五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排资金16285万元用于加大产业发展投入,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安排资金1558万元用于促进生猪生产、流通,引导产销有效衔接,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安全。六是保基层运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优先保基层运转,全年投入资金120618万元用于保障基层运转。

  (四)坚决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全力决战脱贫攻坚。2020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8332万元,沪滇协作帮扶资金4928万元。积极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扶贫政策,综合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为全县高质量脱贫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截至2020年全县政府债务限额201943万元,债务余额165685万元,政府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限额范围内;积极争取债券资金支持,全年争取新增债券资金8000万元,获得再融资债券资金12770万元,有效降低政府债务成本,缓解偿还压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三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2780万元,重点支持农村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美丽县城建设。

  (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一是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用好“地方财政标准化平台”,强化项目绩效管理,做好项目规划储备,做到无项目不预算,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二是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和高效。三是全面推进会计集中核算改革。规范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强化财政资金收支管理和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四是扎实做好恢复乡镇一级预算调研工作。探索乡镇体制改革可操作性,充分调动乡镇当家理财积极性,激发乡镇培植税源潜力。五是持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全面推行政府采购专办员制度,优化集中采购管理,加强政府采购监督,落实政府采购支持脱贫攻坚政策,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加快推进电子卖场建设,全县38家企业入驻电子卖场,全年完成采购99批次(其中,电子卖场77批次)。持续巩固预决算信息公开、政府会计制度等改革成果。六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盘点清理,增强国有资产配置、使用、调剂、处置力度,盘活单位存量资产,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益。严格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决议,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七是国有企业改革初显成效。县水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县林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国有企业融资运营能力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国有企业监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有序推进。

  (六)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一是抓制度建设。建立工作机制,细化资金使用与监管,切实管好用好直达资金;持续开展乡(镇)包干责任制,建立县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乡(镇)财政所工作机制。二是抓财务培训。组织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直达资金使用管理等专题财务培训6期720余人次,积极参加各级各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会议。三是抓内控制度建设。完善资金管理使用内控机制,配齐预算单位使用“国库授权支付额度”密钥;协调金融部门,对预算单位使用“网上银行”密钥进行升级,指导全县各预算单位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四是抓监督检查。结合“双随机、一公开”、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会同相关部门深入乡镇、县直部门、代理记账公司、中介服务公司开展监督检查。规范会议费管理,开展县级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政府采购工作,确定全县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管理名单和客房、会议室、伙食等协议价格。加强财政票据监管,强化“以票管费”“以票治费”,有效堵塞非税收入“跑冒滴漏”。五是抓绩效管理。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意识,以“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全县115个预算单位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扎实做好预算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动态监控,深入推进重点项目绩效自评;持续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动态监控管理,有效跟踪监管扶贫资金分配下达、支付全过程。六是抓公示公开。切实增强资金管理和使用透明度,扎实开展财政预决算、专项债券资金、扶贫资金等信息公示公开,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三、存在困难和下步工作打算

  2020年决算情况总体较好,但对照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和审计提出建议,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表现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预算执行率低、支出预算绩效不高、债务风险化解防控任务艰巨等。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的措施,努力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一)抓实财政收入管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财政收入增长目标,采取积极有效财税增收措施,深挖税收增长潜力。一是持续巩固传统产业税源,厚植“果蔬茶”、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培植新兴税源增长点。二是不断加大砂石料整治、商砼拌合站等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监管,深挖税源存量、盘活增量,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三是盘活存量资产,全面清理财政存量资金。四是抓实抓细项目储备规划,以项目争资金,缓解基层运转保障压力。

  (二)聚焦重点支出保障。一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大数字农业、产业园区、电商物流等支持力度,抓“三农”“促三化”,推动农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服务重大项目推进,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着力支持综合交通网、水利项目、能源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抓“六稳”“六保”,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全面保障“六稳”“六保”资金需求,服务全县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四是支持美丽县城建设,加大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资金投入,着力保障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第二人民医院等城市项目建设,支持城市环境卫生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保障美丽小镇、园区、公路、河湖等建设。

  (三)着力支持改善民生。一是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援企稳岗就业补贴政策,统筹安排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技能提升支持,加大对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二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住房公积金保障、医保各项政策待遇,持续支持做好殡葬改革。四是加大医疗卫生领域投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五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强化“三保”责任意识,确保“三保”在财政支出的优先顺序,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紧从严控制财政支出,清理“三保”支出范围,和标准,严格按照规定配套比例执行,加大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

  (四)深化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增强花钱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推进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二是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确保采购依法依规、公开透明,提升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三是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资产利用率,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四是认真落实人大、政协意见建议,以及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促进财税体制机制创新和财政管理效能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五是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继续推进财政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规范财政工作运行,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六是严把举债规模,确保债务规模与经济发展、财政收支、还债能力与可用财力相适应;妥善化解存量,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逐步消化存量债务,降低运行风险。

  监督索引号53092303100011111

附件1:2020政府收支决算公开目录20210927092644703.pdf

附件2:永德县2020年政府决算公开表20210927092617356.zip

附件3:2020年永德县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变动情况说明20210927092708758.pdf

附件4:2020年永德县社保基金预算收支科目变动情况说明20210927092723797.pdf

附件5:2020年永德县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说明20210927092800441.pdf

附件6:永德县202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情况20210927092859378.pdf

附件7:2020年永德县举借政府情况说明20210927092812032.pdf

附件9:重点工作情况解释说明汇总表20210927092936241.pdf

附件9:2020年永德县空表情况说明20210927092909471.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