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以“大产业 + 新主体 + 新平台”为发展路径,全力构建“果糖茶菜烟畜 + 新能源”的“6+1”现代特色产业发展体系,通过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云南农垦永德糖业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源源不断的甘蔗原料被输送到压榨车间,工人正在对数字机床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有序进行。在成品糖输出车间,白砂糖从输出口源源不断流出,一袋袋成品糖被打包入库,一派繁忙景象。厂区外,一辆辆载满甘蔗的货车有序排队等待卸货,得益于“一车一付、随到随结”的即时结算政策,蔗款24小时内就能到账,这种高效透明的机制让蔗农种植信心倍增。
“政府有扶持,帮忙坡改梯,还送给肥料、薄膜等,于是我又种起了甘蔗,这个产量就像他们示范推广的一样,1亩地可以达到7吨,现在实行一车一付,价格480元每吨,我们农民还是有信心的。”永德县永康镇蔗农穆欣说。
甘蔗是永德县的传统支柱产业,2015年因糖企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导致糖厂停产歇业,甘蔗种植面积锐减。2021年永德举全县之力推进甘蔗全产业链恢复性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和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四方共赢”新局面。甘蔗种植面积从不足2万亩恢复至12.38万亩,机械化种植率达99%,工业入榨量从2021年的40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7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8.4亿元。
“云南农垦永德糖业有限公司2024—2025榨季预计入榨甘蔗73万吨,产白砂糖9.5万吨,目前已产的白砂糖全部销售完毕。”云南农垦永德糖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林发介绍。
在“6+1”产业中,临沧坚果作为永德县在云南省产业定位中的“一县一业”重点产业,在大雪山乡核心种植区率先引进智慧化管理项目,通过刷卡取水等智慧化应用,对临沧坚果实施全面提质增效,坚果产业率先实现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突破。2025年计划完成34.4万亩临沧坚果提质改造,投资上亿元建设坚果加工产业园,通过引进低温冷榨、烘焙等先进技术,推动产品从初级原料向高端休闲食品转型。
“这个智能取水对我们农户有很大的作用,一刷卡水就出来了,相当方便,这个坚果花也开得更好了,估计坚果挂果也要比往年好,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老百姓。”大雪山乡勐旨村帮控组坚果种植户俸国庆说。
“通过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省项目,为临沧永继农业综合有限开发公司进行改扩建,将原有产能1500吨提升至6000吨,企业与全乡11个行政村合作社达成协议,推动原有的绿色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资源。”崇岗乡副乡长杨春波说。
在勐板乡忙肺村,“党支部 + 联合社 + 合作社 + 初制所 + 农户 + 互联网”的“6+”模式重塑茶产业生态。通过组建忙肺村茶之韵联合社,整合107户初制所资源,设立质量管控卡点防止外地茶叶流入,保障品牌品质。目前,全村541户茶农年人均收入达1.8万元、部分农户年收入突破百万元,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4.2万亩、2024年产值超1.45亿元。为延伸产业链,永德县正推进忙肺古茶产业园建设,开发普洱熟茶、白茶等系列产品,力争到2026年实现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让永德茶叶产业的品牌重塑全面激活“绿叶经济”。
“忙肺茶园是保护得非常好、非常完整的古茶园,它的口感柔和滋润、软糯香甜,这种感觉让人喝下去非常舒服,这是我首选忙肺茶的主要原因之一。”广东茶商王光海对忙肺茶赞不绝口。
站在新的起点上,永德县通过深化“6+1”产业发展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三产融合全域化,以产业振兴为抓手,积极描绘以绿色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的高原特色农业强县新画卷,让永德的山更绿、水更清、群众更富裕。
记者:祁学军 李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