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德县的广袤乡村,农业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迈向现代的深刻变革。曾经依赖经验与自然条件的 “看天吃饭”经验管理模式,正逐步被精准高效的“知天而作”“数据决策”所取代,群众迎来了效率与收益提升的新局面。
在永德县小勐统片区饲草种植基地,智慧监测站24小时监测土壤温度、湿度和风速、雨量、病虫害、饲草长势等情况,监测数据同步上传云端,系统会自动生成施肥和灌溉方案,实现青贮玉米等饲草作物的精准化管护。收储阶段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对饲草水分含量、营养成分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有效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永德县通过智慧饲草收储系统建设项目,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为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集饲草种植、收储加工、循环利用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
“永德县智慧饲草收储系统运用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智能装备等前沿技术,实现对饲草产业‘种、收、储、运、用’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项目通过‘1个收储中心+4个收储厂+N个流动收储点’的网格化布局,配套数万亩智慧种植基地,构建起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三级服务体系,系统破解传统产业效率低、成本高、标准化不足等发展瓶颈。”永德县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中心负责人蒋增介绍。
在永德县益牧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翟国杨向记者展示了合作社智慧养殖数字化平台,该平台能够实现动物疫病上传、在线诊断、药品配送、饲料采购、产品追溯等功能,为养殖户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有了智慧养殖系统,养殖对象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连饲料配比都能智能调整,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产品来源,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我们从养殖户的畜禽从出生到疫苗接种、用药、饲料、回收,实现了整个养殖行业的全产业链,自动生成二维码以后,可以实现产品可追溯。”永德县益牧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翟国杨说。
自去年系统上线以来,永德县益牧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生猪存活率提升了8%,人工成本降低了30%,每头生猪记录了从出生到出栏的全部信息,为养殖户作出科学决策提供详细的数据。
“自从加入合作社以后,我学到了很多养殖方面的知识,比如什么季节做什么疫苗、养殖的季节性防疫,还有就是每个季节要喂什么保健药等等,学到这些知识以后可以把猪养得更好了。”永德县德党镇生猪养殖户刘智明说。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经验养殖”到“数字管理”,永德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对传统产业的重塑作用,当科技真正扎根田间地头,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更播撒下乡村振兴的希望种子。随着智慧农业在永德县的不断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将从中受益,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将愈发坚实有力。
记者:李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