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永德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永德 >> 正文


“3·15”遇上“桑沼哩” 邀你共赴一场权益守护与民族风情交织的盛宴



来源:永德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时间:2025年03月18日 09:56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近日,在“桑沼哩”俐侎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永德县多部门联合开展以“优化消费环境 共筑满意消费 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在这场传统民俗与现代法治碰撞的盛会上,来自各部门的普法志愿者,为现场5000名群众带来一场丰富的法治文化盛宴,为非遗文化消费注入法治力量。

“桑沼哩”作为彝族支系俐侎人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吸引了四面八方游客齐聚欢庆。普法志愿者抓住这一节日契机,迅速“安营扎寨”,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宣传工作中。围绕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过往群众讲解常见的消费陷阱、假冒伪劣商品辨别技巧以及消费维权的有效途径。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对象,普法志愿者因材施教,确保普法宣传全覆盖。

在非遗技艺展示区,游客们围聚在俐侎传统织布技艺展示台前,专注地观摩传统的织布、刺绣、印花等过程,手机、相机、摄影机,大家纷纷用镜头记录下来。普法志愿者一边观赏,一边向游客和商户普及非遗文化消费中的法律知识,针对“桑沼哩”特色商品交易,重点讲解了诚信经营、明码标价、产品质量保障、消费纠纷处理等内容,保障游客与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在传统民俗体验中更加安心。

广场上,身着漂亮俐侎服饰的乌木龙司法所所长李建梅,正在开展“双语普法”活动,她用“普通话+俐侎语”交替讲解妇女权益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家庭保护、诚信经营等知识。双语普法打破了语言隔阂,有效提升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接受度,增强了民族地区群众的法治意识。

“我以前几乎不会汉语,今天这么近距离听李所长用家乡话讲身边的法律,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些法律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真的太实用了。”一位参与活动的彝族支系俐侎人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

通讯员:永德县司法局 蒋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