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广大种植豇豆企业、合作社、种植户:
县农业农村局在豇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发现违法使用毒死蜱、克百威等禁用农药。灭蝇胺、吡唑嘧菌酯、甲维盐等常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等问题,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确保豇豆产品质量安全,现将豇豆安全用药和绿色防控知识告知广大种植户,请广大种植户遵照执行。
一、不得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
(一)不得使用的农药种类
1.禁止在豇豆中使用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杀螨醇、林丹、硫丹、溴甲烷、氟虫胺、杀扑磷、百草枯、2,4-滴丁酯、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水胺硫磷、氧乐果、灭多威、涕灭威、灭线磷、内吸磷、硫环磷、氯唑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毒死蜱、三唑磷、氟虫腈。
2.未经批准在豇豆中使用的农药:除登记在豇豆生产中可以使用的农药以外的其他农药。
(二)使用后果
1.违法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最高处死刑,并没收财产。
2.违规使用未经批准农药。依照《农药管理条例》第六十条规定,对违法单位,处5-10万元罚款;对违法个人,处1万元以下罚款。
二、规范使用批准农药
(一)科学用药
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剂量、次数和方式等相关要求用药,切忌滥用药、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豇豆上市时要严格执行用药安全间隔期等规定。
(二)符合限量
在豇豆产品上市前,确保常规农药残留量符合最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 标准要求。
(三)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
生产主体自觉、自行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保证不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常规农药残留不超标,上市农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做到应开尽开、批批开证,并对承诺的真实性负责。需要合格证的生产主体和种植户可以到县农业农村局绿色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领取。
三、病虫害绿色防治
(一)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植物保护措施,实现豇豆主要病虫害的有效控制。豇豆中的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的要求。
(二)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性品种。宜选用适合当地的抗(耐)性品种。
(2)轮作控害。宜与水稻、玉米等粮食类或叶菜类作物轮作倒茬。
(3)翻耕晒垡。播种前,彻底清洁田园,深翻土地30cm, 晒土5-7天。
(4)高温闷棚消毒。闷棚应在土壤灌水、覆膜后密闭棚室20-30天。
(5)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和菌肥,适量用氮肥,增施磷钾肥。
(6)清洁田园。及时清理残株、杂草,农药包装和农膜应集中回收。
2.生物防治
(1)施用生物制剂。播种前用绿僵菌颗粒剂兑细土均匀撒施后打湿垄面,防治蓟马。用木霉菌、芽孢杆菌进行土壤处理,防控土传病害。
(2)利用天敌。释放小花蝽、捕食螨等防治蓟马,释放丽蚜小蜂等防治粉虱,释放姬小蜂或潜蝇茧蜂等防治斑潜蝇,释放食蚜蝇等防治蚜虫。
3.理化诱控
(1)防虫网阻隔。使用20-30目防虫网,需加强通风、排水和遮阳。
(2)诱虫板诱杀。悬挂黄色诱虫板诱杀斑潜蝇、粉虱、蚜虫等成虫,悬挂蓝色诱虫板诱杀蓟马。
(3)杀虫灯诱杀。架设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成虫发生期开灯诱杀。
(4)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安装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豇豆荚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
(5)地膜覆盖。覆盖黑色或银黑双色地膜,银色朝上驱避蓟马、蚜虫等害虫,黑色朝下防治杂草,四周用土封严盖实。
豇豆产品科学安全用药清单
截至目前,豇豆在我国取得登记的农药产品有169个,登记的有效成分有29种(详见附表),其中杀虫剂18种,杀菌剂7种,杀虫剂/杀菌剂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1种,除草剂1种。
序号 |
农药名称 |
防治对象 |
毒性 |
安全间隔期(天) |
使用次数 |
登记数量(个) |
1 |
吡虫啉·虫螨腈 |
蓟马 |
低毒 |
5天 |
每季最多使用1次 |
1 |
2 |
虫螨·噻虫嗪 |
蓟马 |
低毒 |
5天 |
每季最多使用1次 |
1 |
3 |
啶虫脒 |
蓟马 |
低毒 |
3天 |
每季最多使用1次 |
31 |
4 |
多杀霉素 |
蓟马 |
低毒 |
3-5天 |
每季最多使用1次 |
8 |
5 |
高效氯氰菊酯 |
豆荚螟 |
低毒 |
3天 |
每季最多使用1次 |
11 |
6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豆荚螟、蓟马 |
低毒 |
7天 |
每季最多使用1次 |
36 |
7 |
金龟子绿僵菌 |
蓟马 |
低毒 |
- |
- |
2 |
8 |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
甜菜夜蛾 |
微毒 |
- |
|
1 |
9 |
氯虫·高氯氟 |
豆荚螟 |
低毒-中等毒 |
5天 |
每季最多使用2次 |
2 |
10 |
氯虫苯甲酰胺 |
豆荚螟 |
微毒 |
5天 |
每季最多使用2次 |
1 |
11 |
噻虫嗪 |
蓟马 |
微毒-低毒 |
3天 |
每季最多使用1次 |
27 |
12 |
双丙环虫酯 |
蚜虫 |
低毒 |
3天 |
每季最多使用2次 |
1 |
13 |
顺式氯氰菊酯 |
大豆卷叶螟 |
低毒-中等毒 |
5天 |
每季最多使用2次 |
2 |
14 |
苏云金杆菌 |
豆荚螟 |
低毒 |
- |
- |
2 |
15 |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
甜菜夜蛾 |
低毒 |
- |
- |
2 |
16 |
溴氰虫酰胺 |
豆荚螟、美洲斑潜蝇、蚜虫、蓟马 |
微毒 |
3天 |
每季最多使用3次 |
1 |
17 |
乙基多杀菌素 |
美洲斑潜蝇 |
低毒 |
3天 |
每季最多使用2次 |
2 |
18 |
茚虫威 |
豆荚螟 |
微毒-低毒 |
3天 |
每季最多使用3次 |
10 |
19 |
苦参碱 |
蚜虫 |
低毒 |
10天 |
每季最多使用1次 |
1 |
20 |
苦皮藤素 |
斜纹夜蛾 |
低毒 |
|
每季最多使用2次 |
1 |
21 |
苯甲·嘧菌酯 |
炭疽病 |
低毒 |
7天 |
每季最多使用3次 |
1 |
22 |
吡萘·嘧菌酯 |
锈病 |
低毒 |
3天 |
每季最多使用3次 |
1 |
23 |
腈菌唑 |
锈病 |
低毒 |
5天 |
每季最多使用3次 |
1 |
24 |
硫磺·锰锌 |
锈病 |
低毒-微毒 |
3天 |
每季最多使用3次 |
18 |
25 |
锰锌·硫磺 |
锈病 |
低毒 |
5天 |
每季最多使用3次 |
1 |
26 |
噻呋·吡唑酯 |
锈病 |
低毒 |
3天 |
每季最多使用3次 |
1 |
27 |
蛇床子素 |
白粉病 |
低毒 |
- |
- |
1 |
28 |
草铵膦 |
杂草 |
低毒 |
- |
- |
1 |
29 |
24-表芸·赤霉酸 |
调节生长 |
低毒 |
- |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