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着力推动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浪费严重问题,牢固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生活理念,现将永德县2023年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情况和具体措施公布如下。
一、2023年度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情况
(一)明确职责分工。根据《临沧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的通知》(临发改资环〔2023〕520号)要求,制定印发《永德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的通知》(永发改发〔2023〕163号)执行,进一步明确县直各部门的职责,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县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建立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明确组织机构、工作职能、工作规则、考核要点、工作要求等内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调度和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统筹指导协调解决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三)积极开展机收减损,机收损失监测调查。认真贯彻落实好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印发《永德县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方案》执行,在永康镇的送吐村、弯腰村、忙腊村、康平社区、永和社区、端德村等5个监测点进行监测调查,水稻机收损失监测共涉及1个产粮乡镇,5个监测调查点,共拾取机收损失籽粒数量5份。涉及现场收割机共4个品牌5种型号,均为全喂入收割机。机收损失谷粒重量在29.4—33.2克之间,近三年测量点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平均亩产量在401—605公斤之间,按照《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测定方法》提供的公式计算,2023年水稻机收平均损失率1.824%。玉米机收损失共涉及1个产粮乡镇,5个监测调查点,共拾取机收损失籽粒5份。涉及现场收割机2个品牌3个型号,玉米籽粒取样损失量22.64—24.93克,当地每亩产量279—288公斤,平均损失率 2.824%
(四)积极开展反餐饮浪费治理。结合《临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开展反餐饮浪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扎实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工作,此项工作共出动执法人数280人次,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710家次,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238家次,发现存在餐饮浪费行为的餐饮服务经营者1家,责令整改并予以警告1件,现已整改完成。培训餐饮从业人员401人次。各类报纸版面、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2篇次,开展重点宣传活动5个,宣传覆盖人群667人次,宣传报道及产品浏览量93人次。积极开展端午节期间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及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8人次,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50家;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50家;发放宣传培训材料122份;检查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户6户。未发现存在餐饮浪费行为及其他食品安全问题。通过阶段性、专项行动、节假日等活动的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的开展,部分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者及群众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
(五)强化重点单位带头作用。发挥机关单位带头作用,在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食堂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机制,将节约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幼儿园习惯养成等教育环节之中,落实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建设、管理和服务规范,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永德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关于转发临沧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关于宣传贯彻落实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指南等国家和省级标准的函》执行,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切实发挥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在全社会反对食品浪费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爱粮节粮社会氛围。通过线上线下宣传,监督检查和粘贴宣传相结合,培训餐饮从业人员651人次,发放培训材料1080份,督查指导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358家次,监督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830家次;县发展和改革局、农业农村局、教体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以“储备安全 科学减损”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宣传”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发放和讲解了“农户科学储粮篇”“粮食节约减损篇”等宣传材料,同时利用部门网站、微信、qq平台等多种宣传渠道,扎实有效开展宣传,树立节俭文明的生活理念,营造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具体措施
(一)开展反餐饮浪费专项治理。制定出台永德县开展餐饮浪费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发布关于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的公告,压实餐饮企业反浪费责任进一步明确政策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治理。
(二)重点监管宴会餐饮消费。对公务接待、商务宴请、婚宴、满月宴、寿宴等饮食消费实行重点监管,适时抽查宴会消费是否存在明显浪费情况。
(三)加强餐饮和食品行业管理。引导餐饮企业提供不同规格、分量的宴会菜品供消费者选择:提供宴会零点菜单,允许消费者从中自主选择宴会菜品;配备公筷公勺公夹,餐后主动提醒消费者打包并提供打包服务。鼓励承办宴会的餐饮企业提供宴会分餐服务。
(四)强化餐饮行业自律。加强对餐饮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的指导和规范,督促其遵守有关规定并响应反食品浪费倡议。推动餐饮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餐饮浪费指南,指导餐饮企业优化宴会套餐。指导餐饮行业协会将餐饮企业反浪费情况纳入行业评比评价内容。
(五)推动建立食品浪费抽样调查监测评估。根据国家发布的食品浪费监测评估技术导则,对重点领域的食品浪费加强抽样调查监测评估。依托主要平台、商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研究餐饮外卖领域的食品浪费调查监测评估路径。研究建立基于消费者感知度的“浪费指数”,开展餐饮浪费认知情况、《反食品浪费法》知晓度、餐饮浪费影响因素等消费者感知度调查。
(六)优化外卖商家服务。引导外卖商家、餐饮企业对外卖食物以标准化计量单位标注重量等信息,合理调整菜品分量、规格,提供“小份菜” “半份饭”、按量点餐等多样化点餐服务, 设置点餐人数、参考食量等量化参考指标,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
(七)规范外卖平台服务。引导外卖平台科学设置服务费用,提升服务费率透明度。督促外卖平台以显著方式增加“适量点餐” “按需点餐”“理性消费”“反对浪费”提示,避免外卖点餐中的浪费行为。组织召开餐饮外卖平台防范点餐浪费行政指导会,对存在诱导过度消费行为的进行约谈,提出明确整改要求。
(八)对餐饮外卖消费者加强引导。指导外卖平台在平台显著位置显示反食品浪费宣传标语,倡导使用可降解打包、外卖餐盒餐具、包装物,提升消费者节约意识,倡导理性环保的消费理念。
(九)加强市级机关反食品浪费。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县级机关党的建设总体安排。面向县级机关党员干部、餐饮服务和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开展制止餐饮浪费网络问卷调查。建立完善统计评估通报机制,持续开展抽查检查,加大餐饮浪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
(十)推进公共机构反食品浪费。发挥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带头作用,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指南》(GB/ T42967-2023)、《机关餐饮节约管理规范》(DB53/ T1178—2023)等国家和省级标准,科学规范开展机关食堂反食品 浪费工作。常态化开展机关食堂食品浪费情况评估。因地制宜推广公共机构食堂收盘处视频监督等做法。
(十一)加强学校食堂餐饮节约。加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管理,选择校外供餐单位的,建立健全引进和退出机制。研究探索校园餐饮行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指导,探索建立部门监管行业自律、师生监督等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十二)强化县属企业反食品浪费。健全完善县属企业单位食堂管理、厨余垃圾统计分析评估等制度,定期对县属企业开展实地督导调研检查,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及时纠正,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指导县属企业探索建立食品浪费与食堂经营管理人员、后勤人员薪资绩效挂钩机制。将反对餐饮浪费有关要求纳入有关县属企业内部巡视巡查,要求县属企业将有关要求纳入模范食堂创建、文明单位评选、年度评先评优。
(十三)继续强化粮食生产节约增效。组织开展2023年度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加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对高效低损粮食收获、干燥等专用农机装备支持力度。
(十四)深化粮食储存减损降耗。加强智慧粮库建设,加快提升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水平,指导相关企业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发挥好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助农减损增收。
(十五)优化粮食运输方式。指导相关企业改进散粮装卸机械、回收设备,完善中转仓储设施,最大程度降低作业环节粮食损耗。大力发展粮食多式联运,扩大粮食铁路直达运输份额,细化完善铁路服务粮食流通工作举措,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粮食损耗。
(十六)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推广低蛋白日粮、蛋白饲料多元替代、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等技术,开展豆粕减量替代宣传月活动,推介企业技术应用实操案例,保障饲料原料供给安全。
(十七)加强粮食损失调查评估。针对粮食生产、储存、运输环节,开展粮食损失损耗调查评估,在粮食供需平衡表中体现粮食损失损耗量,加强粮食损失损耗统计方法研究,定期开展数据汇总和分析评估。
(十八)加强宣传引导。在县级媒体开设“反餐饮浪费”专题专栏,每月刊发不少于2篇稿件,报道节约先进典型,曝光餐饮浪费行为,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养成科学、理性的消费习惯,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及时向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级以上媒体报送永德县制止餐饮浪费工作亮点和成效。
(十九)开展文明示范创建。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的重要内容和评选标准,引导推动各部门持续深入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
(二十)强化青少年教育。深入开展“光盘行动”。推动节约粮食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发一批具有青少年特色的节约粮食志愿服务项目。将少年儿童节食情况纳入入队教育、队中培养等环节,深化推广实施“红领巾奖章”节章争章活动,广泛开展主题团日、队日活动,加强评优评先激励引导。
(二十一)加强家庭家风建设。深化家庭爱粮节粮活动,弘扬勤俭节约好家庭组织“小手拉大手节粮一起走”主题教育,以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等家庭文明建设活动为载体,重点选树一批勤俭节约家庭典型,挖掘家庭爱粮节粮好做法。
(二十二)加强评价考核。将推进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落实反食品浪费的指标纳入县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将节粮减损相关工作纳入《县级党委和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强化刚性约束。
(二十三)严格执法监督。加强反餐饮浪费情况监督检查,对违反反食品浪费要求的餐饮企业进行约谈提醒,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公开曝光浪费的典型案例。督促指导各地加大反食品浪费的监督检查力度,实现食品安全和食品浪费执法工作高效并行推进,依法严厉查处食品经营环节浪费食品的违法行为。
(二十四)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开展减少粮食收获损失问题的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鼓励相关机构和企业开展提升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为保障安全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