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永德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调研文集 >> 正文


永德县大山乡:“自然村长”的1162天坚守



来源:永德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时间:2025年04月29日 09:59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在永德县大山乡麻栎寨村,王振宇是大家心中的“自家人”。这位来自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家住耿马县孟定镇的驻村工作队员,同时担任着麻栎寨村第一片区(白沙水、大平掌、火石山、芹塘)的“自然村长”,他已经在这儿坚守了1162天,驻村天数,是他在基层默默奉献的见证。

初到麻栎寨村,陌生的环境和繁琐的基层工作让王振宇感受到不小的压力。“从耿马到村里要倒两趟车,单程就得4个小时,一开始真怕自己待不住。”他坦言,但看到村支书带着大伙儿为修路熬红的双眼,听到村民说“就盼着有人带我们把烤烟种好”,就觉得必须沉下心来。他主动向驻村前辈请教,研读政策、查看地块、走村串户、认路认人,不到一个月就跑遍了片区4个自然村的角角落落。

“小王这孩子实在,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也没听他抱怨。” 这是大家对王振宇的一致评价。作为大山乡烤烟产业重点村,麻栎寨村1180亩烟田的每个生长周期都牵动着王振宇的心,他走村入户,配合村“两委”,围绕县委“6+1”产业发展部署,动员农户积极发展产业。

麻栎寨村以施孟二级公路为界,上片种烤烟,下片种甘蔗。为了让农户积极参与,他没少费心思。在和村民交流时,他说:“大家放心种,政策有支持,技术有保障,肯定能增收。”2024年,麻栎寨村烤烟种植面积1180亩,甘蔗种植面积560亩,“烟蔗双轮”产业格局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防返贫监测容不得半点马虎,235户脱贫户和18户监测户的情况必须烂熟于心。”王振宇把这句话刻进了日常工作里。每周一次的研判会,他总能精准说出重点户的收支变化;遍访时认真记录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村民们都说:“只要看到小王的笔记本,就知道我们的事他总是挂在心里。”

在麻栎寨村的村道上,总能看到王振宇穿梭的身影。推进“厕所革命”时,他带着图纸上门给农户算“卫生账”;人居环境整治中,他带着党员群众清理卫生死角;普法强基工作中,他挨家挨户上门做反诈宣传。“现在村里吵架的少了,主动打扫公共区域的多了,这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村党总支书记李建祖说。

作为“自然村长”,就是要当好政策的‘传声筒’、群众的‘贴心人’、发展的‘助推手’。王振宇指着2024年322天的驻村天数说,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烤烟交售协调”“防返贫数据录入”“防火防汛值班”等300多条工作记录。在他看来,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正是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的关键。

王振宇只是众多驻村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在麻栎寨村,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人,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麻栎寨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现在村里变化太大了,各方面越来越好,多亏了这些驻村的‘自然村长’们啊!”村民们的话语中满是感激之情。

通讯员:大山乡 罗超男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