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德县“忙石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交流活动在永康镇康平社区忙石寨自然村举行。活动以“观造纸技艺、探工匠智慧”为主题,汇聚全县各乡镇非遗文化爱好者,共同探讨非遗传承与人才培育的创新路径。
永康镇相关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忙石寨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传承脉络。作为云南省内重要的传承地,忙石寨村至今仍有20余户家庭坚守古法造纸,其工艺涵盖采料、浸泡、蒸煮、捣浆等11道工序,完整保留了传统造纸术的原始特征。?傣族构皮纸以纤维韧性好、防腐性强著称,历史上多用于佛寺经书抄写,如今已开发出茶叶包装、文创产品等新用途。
活动现场,市级非遗传承人金美以构树皮为原料,现场演示了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核心工艺。通过捶打构皮、纸浆抹平等步骤,一张张纹理细腻的白棉纸在阳光下自然成形,全程无化学添加,成品兼具生态价值与实用功能,展现了“指尖匠心”的精髓。
参加活动的非遗文化爱好者们在金美的指导下,亲身尝试捞纸、晾晒等环节,感受手工造纸对力道与耐性的精准要求,深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来自乌木龙彝族乡的非遗文化爱好者彝族支系俐侎人张春兰表示,本次活动以非遗为媒,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既展现了傣族手工造纸的文化根脉,也为多民族非遗协同创新提供新思路。
座谈环节中,参加活动人员围绕非遗人才培养挖掘进行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表示,当前非遗传承面临传承人老龄化等现实挑战,应当注重青年传承人的培育,深入拓展应用场景,探索数字化传播路径,开发“非遗+”跨界产品,将构皮纸与茶文化、文旅产业结合,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让青年成为主力军,让非遗融入生活,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
此次交流活动通过“技艺展示+非遗体验+人才对话”形式,既呈现了傣族手工造纸的文化内核,也为非遗传承注入创新思维,搭建了非遗传承与当代需求融合的桥梁,进一步培养非遗人才,营造全社会尊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通讯员:永康镇 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