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永德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作品 >> 正文


在明明德,在永德



来源:永德县政府办 作者:郭焰 时间:2019年08月14日 16:06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一座年轻而古老的城市。1964年之前没有“永德”的名称,分县后为保持边境县名的相对稳定,将老县名冠于新设的县,而取“永康镇”和“德党镇”首字命名。年轻是基于以上的缘由,古老因永德有史可考的历史自两汉开始,史前文明则可上溯至八万年前,境内有多处新旧石器遗址。永德是临沧市七县一区之一,22个民族38万人口,目前,全县建档立卡户14116户54907人,未脱贫1024户3376人,贫困发生率1.26%。根据省委及市委的部署、要求,全县上下齐力一心,有决心有能力在2019年实现高质量整体脱贫。

  崇明、永德虽远隔千山万水,却因着脱贫攻坚战略布局的机缘,联结在一起,彼此亲如一家,携手共进。7月中旬,我作为124名援滇干部中的一分子,在上海市委、云南省委的安排下,辗转三天后,在崇明区委组织部领导陪同下来到永德县。这是一段荣耀和使命之旅,更是责任与担当的起始。临沧市委对我们上海援临干部青眼有加、寄有厚望,永德县委、县政府对我这个东海边的赤子体贴关怀,领导关照,同事友善,工作环境整洁,氛围布置和谐。

  从整理办公室、熟悉工作内容和环境开始,我将上一任同志留下的材料逐一翻阅,把认为近期和后一段时间需要的材料归类排列,以便于查检。找秘书和县扶贫办沪滇协作具体责任人谈心,了解到沪滇协作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推进程度各有参差。

  县里为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调动全县干部力量,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战斗精神,以“头顶理想、脚踩泥巴、心中有民、手里有招,创新干、团结干、拼命干”的临沧精神,驻村干部战斗在一线,以村为家,无论节假日、双休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在无我的状态中工作着、生活着,心心念念考虑着通过怎样的方法和路径尽快使贫困群众步入小康,实现自我造血,走上致富之路。

  在一线的扶贫干部着实很辛苦,加班是常态,导致睡眠不足,拽着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批评,纯朴的永德干部总是憨憨地冲着你笑,疲惫的面容、真诚的眼神,你再没有勇气继续指摘他们,眼里倒是禁不住地泛起泪花。

  永德的地形是“三山四水”,东西南三面高,北面低,呈簸箕形,海拔高差2100多米。这里地势险峻,林木繁盛,层峦叠嶂,水流湍急,雨季的交通干道常有塌方险情,沿线崖壁上的土石受地震、雨水冲刷等影响,随时可能威胁到行驶中的车辆。崇岗乡下山的一段路程,坡陡弯急,一到雨天,单车及多车事故常有发生。这些对于在长江口冲击岛成长生活的我们是难以想象的。

  报到的那天,在自临沧市至永德的旅途上,县委组织部领导一边介绍临沧市情和永德县情,讲永德脱贫攻坚任务和推进情况,谈到县地方志办的一名驻村干部不慎跌入路边的水渠,被突出的石块砸断三根肋骨。今天下乡途中,听秘书说起上周五永康镇人大主席在驻村期间处理事务时,突发心梗,没能抢救回来,40多岁的人就这样没了。还有……而我在下乡考察调研的路上,有脱贫战友相互扶持的情谊和榜样力量的指引,又有什么好畏惧的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个人应“止于至善”,香港那些侮辱祖国的无知无畏之徒,为着虚幻的极乐世界发疯,他们的渺小更衬托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的敬业者的伟大与不朽。同样为他人而活,战斗在一线的脱贫攻坚工作者,用切实可行的举动帮助广大群众去追求、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点子、一个想法或许很小、帮助有限,但是涓滴成河、集腋成裘,都是雪中送炭的功德。我们的每一步都很重要,不懈努力总会到达远方和美好,咬定青山不放松,必然能击碎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恶势力。

  我们中国人崇尚自然,强调天人合一,美美与共,各美其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明德”就是要敞开心扉,不讲私欲。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国求发展,因无私而无畏。中国一定强,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征途上奋勇前进、硕果美满!首先是顺利完成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崇明、永德,“明德”“亲民”,我们亲若一家,协作共进,脱贫攻坚有你有我,必“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