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永德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专栏 >> 正文


永德县大雪山乡:“家门口”有了务工车间



来源:永德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时间:2025年04月07日 08:56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在永德县大雪山乡,一个小小的苦子果酱厂加工车间正悄然改善着当地的务工条件,外出务工的人少了,在“家门口”务工的人多了。在这里,党组织的服务链、企业的产业链紧密交织,当地越来越多的村民走进了苦子果酱厂加工车间,构建起以果致富的家门口务工车间。

“小车间”擘画“大前景”。“我们村党组织就是企业发展最坚实的后盾,不管哪个村都一样,企业可以在大雪山乡安心扎根。”大雪山乡勐旨村党总支书记张金仕说。多年来,大雪山乡坚持把抓好群众“家门口”的务工就业作为民生工程抓紧抓实,以建强“战斗堡垒”、锻造“头雁队伍”、走好“群众路线”为着力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服务力和战斗力,在乡、村两级党组织的服务保障下,全乡营商环境逐渐优化,通过“招小商,建微工厂”,大、中、小型企业纷纷落地于此。

大雪山乡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于2017年9月引进永德沃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勐旨村发展苦子果产业,随着苦子果育苗的成功以及种植规模的增大,该公司在了解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探索深加工模式,于2023年3月在勐旨村建造了苦子果酱厂。期间,村党组织主动靠前服务,帮助协调落实苦子果育苗基地13.6亩,协调大雪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将闲置建设用地和厂房盘活利用为苦子果加工车间,激活村集体用地。针对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在家中老年人就业难、公司用工难的问题,乡、村两级党组织合力推动,协调企业放宽用工年龄、数量,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作用,在各村组广泛宣传招工信息,走进群众家中帮助算好“情亲账”“经济账”“距离账”“幸福账”,让群众有盼头,让该公司无后顾之忧。

“小车间”孕育“大产业”。“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我们的产业链得以不断延伸和完善,现在种植苦子果的农户越来越多了,加工车间也将随之扩大,苦子果产业正朝着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永德沃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娟介绍。

永德沃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种植中药材和苦子果加工为核心,日常注重与乡、村两级党组织加强沟通,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建立起“党组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产业模式。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鼓励党员带头参与苦子果种植,时振荣就是带头的党员之一,他率先尝试种植苦子果,群众纷纷跟着种植,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了苦子果种植行列。目前,该公司已建成 5000 亩中药材标准化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苦子果3000亩。该公司还创新建立了2项苦子果加工企业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冷库、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为一体的产业销售链条,让苦子果产业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畅通,推动苦子果这一传统野果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 “香饽饽”。

“小车间”托起“大民生”。“在这里打工是没有到外面打工赚的钱多,但是在这里可以照看家里,每天可以回家里陪家人,钱虽然少赚了,但是亲情更浓了,幸福感更强了。”在苦子果酱厂加工车间务工的村民李健平满脸笑容地说。

公司探索建立“弹性用工”机制,生产期设置26个固定岗位,每天每个岗位平均工资150元;非生产期组织季节性采摘,每天提供25个临时岗位,每天每个岗位工资100元。村民们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工作时间,实现了“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真正做到生活在家、务工在家、幸福在家。随着苦子果酱厂加工车间的投产,村集体在获得租地收益的同时,当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车间的加工生产环节,让村民即便在家门口也能让“钱袋子”鼓起来,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双赢”。截至目前,该车间平均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带动1800户农户种植苦子果,带动群众务工3100人次,共支付群众工资372万元。

通讯员:大雪山乡 杨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