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亲厚友、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信息失真,以及其他不符合贫困对象识别条件人员等十类识别不精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必须坚决剔除,确保无错评行为。”忙角村委会喇叭里播放着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
忙角村是永德县大山乡的贫困村之一,为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该村委会按照永德县委、县政府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要求,认真抓好此项工作。
“我坚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标准,对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情况进行‘上墙’公示,提高群众知晓率,让群众来评判、筛选,确立建档立卡贫困户人选,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精准。”忙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军义介绍说,
“此外,还有市、县监督考核组来抽查,督查是否存在错评、漏评、错退的现象。经过层层把关,我坚信此次扶贫对象一定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和检验。”黄军义说。
“为做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市委派驻永德县大山乡脱贫攻坚督导组组长侯棕耀多次带队,深入全乡8个行政村全程参与督导。此外,全乡每个村委会都设立了监督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永德县大山乡分管扶贫的乡党委委员、专职维稳副书记苏建国介绍说。
“在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推进中,我们要抓住工作机遇,积极发动参与,充分发挥民主,严格遵循标准,务必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力求零漏评、零错退、零错评。”大山乡党委书记邵志刚下定决心并作要求。
自6月13日全省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大山乡严格按照省市县要求,进一步聚焦错评、漏评、错退人口,深入核查、稳步推进。各行政村以“零错评、零漏评、零错退”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准确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贫情分析、实地调查、信息数据复核、提出初步名单、公开评议、逐级审定”六个步骤,扎实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全乡共组织召开贫情分析会116场次,参会人员798人(其中,乡、村、组三级干部190人,党员群众代表608人),分析农户4991户21088人。各行政村在显眼位置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收到群众来访15件,调查核实处理15件,处置率达 100 %。对贫情分析后确定的重点核查对象,逐村逐户进行实地调查,完成信息采集441户1585人。
各村组织5723名党员群众参与公开评议,其中贫困人口1716人、非贫困群众4007人;进行村公示、乡镇审议、公示;上报永德县研究审定审议“四类人员”名单。最终确定识别不精准拟剔除对象(错评户)8户34人(其中:已脱贫户8户34人),符合条件拟正常退出140户554人,拟新识别纳入(漏评户)165户517人,拟标注脱贫返贫户(错退户)23户93人。此次动态后,全乡贫困人口267户88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