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永德县根据省市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助推脱贫攻坚要求,聚焦全县9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严格筛选,确定乌木龙乡菖蒲塘村为县农业综合开发2017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地点。通过新建田间道路、三面防渗配套及实施生物农艺措施,当地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产业增效,有效助推脱贫攻坚。
精准选取对象,夯实生产基础。在项目选址方面,永德县充分结合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把重点放在全县9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对产业基础、生产生活条件等贫困现状一一筛选,通过对比分析、实地考察和调研,确定贫困人口较多、产业发展滞后的乌木龙乡菖蒲塘村作为项目落地点,计划通过项目实施,缩小差距,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合理工程布局,改善生活条件。乌木龙乡菖蒲塘村新村沟属年久失修的土渠,多年不能通水,原有水稻、小麦、蔬菜种植也早已改种了其他作物,种植效益十分不理想。为解决菖蒲塘村产业发展难题,项目对5.9公里新村沟实施三面防渗配套,将水源引入项目区,满足农田灌溉,发展粮食、蔬菜、核桃等产业,提高作物单产。同时,新建配套田间道路4条7.1公里,重点解决群众生产和出行困难问题,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积极性。
严格把握标准,创造综合效益。项目采取工程、农艺等措施进行综合建设,改善土、水、肥和交通条件,有效保护和调节气候、涵养水分,减少水污染、干旱、洪灾对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建起绿色屏障。项目集渠、林、路、田等综合配套为一体,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预计新增粮食作物17.5万公斤,新增核桃8万公斤,新增瓜果蔬菜11.2万公斤,新增农业产值93.64万元,农户增加纯收入65.55万元。
结合脱贫攻坚,解决就业难题。充分考虑乌木龙乡菖蒲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实际,在施工用工中,优先选聘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同时,鼓励种植大户帮助解决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就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