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永德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专题 >> 正文


理事成员组织化带动建设振兴村



来源:大雪山乡党政办 作者:杨丽青 时间:2018年07月31日 03:04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振兴村是大平掌村新建的一个自然村,也是大雪山乡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现有农户75户282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33人。设有1个党支部,有党员3名,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振兴村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目标,从提升组织力为抓手,成立理事会带动建设振兴村。

一、机构建设组织化

大平掌村党总支本着“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思路,积极协调搬迁安置点,集中征地104亩,对75户282人进行易地搬迁安置。为了解决安置点管理问题,经过商议成立理事会进行管理。村党总支经过反复考察,选好一名村组干部作为振兴村理事会理事长人选进行培养,经过三个多月的培养考察,通过召开群众会推选出丙中坝组组长担任振兴村理事会理事长。振兴村乡村振兴理事会设置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1名,理事会成员3名,在大平掌村第二党支部管理下负责振兴村乡风文明、道德风尚、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绿化美化、产业发展和“打造鲜花盛开的村庄”等工作。目前,在理事会的宣传、配合下,振兴村完成了《村规民约》、环境卫生评比制度,宣传发动群众爱卫生、讲礼仪、改陋习、尚新风。

二、产业发展组织化

理事会积极配合村党总支在巩固“资源型”“参股型”和“租赁型”三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上,注册了硕达产业合作社,采取“1 N”(即1个总社 N个分社),以“党支部 企业 合作社 种养殖大户 建档立卡贫困户”运作模式抓实产业发展。目前建成“坚果 蜜桔”产业基地 1000亩,完成党员产业示范基地1个。完成60间安居房建设完工,入住41间, 15间正在建设,引用“海绵村庄”模式,下步将水电路网、无害化卫生厕所、污水管网、垃圾收容池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不断夯实群众生产生活基础。

三、环境提升组织化

振兴村在党支部和理事会的带领下,推行“党支部 理事会 卫生保洁员 农户”村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坚持“每天定时扫、七天一小扫、半月一大扫、一月一评比”卫生清扫制度和“门前三包”及垃圾清运有偿服务制度,环境卫生得到根本转变,营造出和谐秀美的村庄环境。

四、增花增绿组织化

振兴村在党支部和理事会的带领下,执行“党支部 理事会 监督管理员 农户”果木花卉管理制度,对安置点的果木花卉实行责任到户管理制度,房前屋后的坚果等果木由农户负责管理,产生效益由农户收益。因不管理或管护不到位,导致果木、花草死亡的由该农户负责按同样标准进行补植。公共区域、三角地带的果木、花草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进行管护,果木所得收益按四六分成进行分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完成忙岗田街道附近5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完成澳洲坚果、三角梅、木棉花、火把花等3200多株绿化美化种植,“鲜花盛开的村庄”已初见雏形。

在村党组织和理事会的领导下,通过开展“组织化”模式,大平掌村党员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精细管理、示范带动”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