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德县鼓励各乡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在传统水牛、黄牛养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引进肉牛养殖,经过推广和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促农增收致富之路,肉牛养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走进小勐统镇大垭口村肉牛养殖基地,只见工人正在给肉牛喂食,牛舍里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争抢着进食。据了解,养殖户唐道成于2020年1月开始养殖肉牛,经过4年多的发展,养殖规模从30头发展到260头,养殖期间陆续售卖肉牛10余头,创收20多万元。
“我们是自繁自养,养肥的牛每一年都卖掉,母牛我们就自己留下来繁殖,现在总共有200多头。”大垭口村肉牛养殖户唐道成介绍道。
小勐统镇大垭口村肉牛养殖基地养殖的肉牛主要喂食玉米秸秆、蔗梢、饲草等作物,除了基地少部分自行种植外,大部分需要向周边农户进行收购,养殖基地每年向农户收购玉米秸秆、蔗梢、饲草等饲料1000吨至2000吨,支付给村民资金40余万元。在饲料加工期间,基地还就近聘请村民务工,提供了160个务工岗位,支付务工费24000余元,有效带动村民就近务工增收。在务工期间,工人也在劳作中逐渐学到了养殖技术,纷纷开始养殖肉牛,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用。
“我来这里务工已经4年多了,养殖技术也学得差不多,家里也发展了一部分,这里做着工,家里也养着牛,一举两得。”大垭口村肉牛养殖基地工人罗贵军说。
在永德县小勐统镇河边村烂地寨组,只听见“哞哞”声经久不息,一头头毛色光亮的肉牛正在牛舍里津津有味地进食,牛叫声与饲草粉碎机的机械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牧歌”。养殖户陈志强夫妇于2022年开始养殖肉牛,刚开始他们买来了8头牛犊进行育肥,经过一年的辛勤付出,成功获利万余元,随后就开始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已养殖着30头肉牛。经过两年多的养殖时间,陈志强夫妇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一头头肉牛强壮结实,增肥成效明显。
“我们两口子出去打工也去不了,就在家里发展肉牛养殖,第一批赚到了一点钱,今年增加到30头牛,现在我们两个人一起努力,把牛养好,增加收入。”河边村烂地寨组肉牛养殖户王丽丽说。
在养殖肉牛期间,陈志强夫妇嗅到了肉牛饲料加工的商机,今年他们购入了一台饲草加工机器,并种植了90多亩饲草,预计产量可达到400多吨。待饲草成熟收割后,他们将把饲草加工成饲料留着喂牛或进行售卖,增加经济收入。
“现在我还做着青贮加工,算上代收的饲草量,预计有700吨左右,加工成品卖出去一部分,自己用来喂牛一部分。”河边村烂地寨自然组肉牛养殖户陈志强表示。
截至目前,小勐统镇存栏肉牛13440头,出栏7930头,实现产值4758万元。近年来,永德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相关工作部署,依托地理、气候和区位条件优势,积极引进并发展壮大肉牛养殖项目,带领村民过上“牛”日子,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祁学军 李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