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永德县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着力做到精准控辍保学,精准教育脱贫,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责任,明确目标,确保本学年末实现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以上,辍学率控制在0.6%以下;初中毛入学率达99%以上,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7—15周岁三类残疾人口义务教育入学率达8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
二是夯实工作责任。明确各乡镇长和村委会主任为控辍保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实施“一把手”负责制,搞好依法控辍、扶贫控辍、发展控辍,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担负起控辍保学的组织实施工作,搞好管理控辍、德育控辍、教改控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广大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各相关职能部门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落实防辍控辍责任,形成控辍保学的长效联动机制。
三是强化保障措施。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抓好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制定本地控辍保学规章制度和乡规民约,明确学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的保学责任,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依法强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加大控辍保学工作的宣传力度,每年3月、9月组织开展控辍保学宣传活动,每年12月开展“控辍月”宣传活动;把控辍保学纳入工作的总体规划,作为乡镇教育办公室、学校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考核、常抓不懈,深入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调查研究,分析辍学原因,不断改进应对措施,拓宽保学渠道,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作用;落实学校责任,校长作为控辍保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把控辍保学指标完成情况作为业绩考核、评先推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学校积极深入开展理想教育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认真搞好“两基”资料建设,建立县、乡、校三级档案,做到数据真实,准确,认真抓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完善文化户口册,摸清适龄儿童少年底数,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滚动管理,通过文化户口册的建立和管理,切实掌握适龄人口状况,为组织入学和有效控辍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是完善考核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制度和文件要求,完善控辍保学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作为对地方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的乡镇,县人民政府将给予一定的奖励,辍学问题突出,辍学率连续2年上升并超过规定指标的乡镇,县人民政府将责成县纪委监察部门启动相应的问责程序,对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
2017至2018学年,全县有各类学校266所,有各类在校学生5331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5.9%;小学入学率99.83%,辍学率0.11%;初中毛入学率99.98%,辍学率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