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坚果+”立体农业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发布日期:2025-05-15 03:09
信息来源:永德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5
字体:【

在云南永德的崇岗乡军捞村大红山生态文化产业园,万亩连片的澳洲坚果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近年来,永德县立足丰富的坚果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坚果+”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在坚果林下发展咖啡、魔芋种植以及土鸡养殖等产业,构建起完整的坚果全产业链,走出一条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大道。

走进永德县崇岗乡大红山坚果种植基地,只见上千只“海德鸡”在成片的坚果林下悠闲踱步、寻觅食物,时而飞到坚果树枝头,惬意地沐浴着阳光。崇岗乡凭借大红山1.5万亩坚果示范基地的优势,引入企业发展林下土鸡养殖,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辐射带动全乡11个行政村投身林下土鸡养殖。2024年,累计开展养殖技术培训6场,培训人数262人次,成功带动养殖规模在1000羽以上的大户11家,出售鸡苗2000羽、成品鸡13000羽,实现收入70万元。

“我从大红山养殖场进购了1000多羽鸡苗进行生态土鸡养殖,公司提供技术保障,解除了我的顾虑,对于林下土鸡养殖产业我很有信心。”崇岗乡军捞村村民赖印章说。

坚果林下环境阴凉湿润,土壤富含丰富的腐殖质,十分适宜多种生物生长。除了“坚果+土鸡”模式,“坚果+魔芋”也是坚果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红山生态文化产业园已累计套种魔芋6000亩,随着“坚果+魔芋”模式日益成熟,其经济效益愈发显著。种植户平均每亩地能收获4吨魔芋,产量高的地块甚至可达6吨以上。按照当前6500元/吨的市场收购价计算,平均每亩魔芋能为种植户创收3万元。2024年,基地成熟魔芋采收产量达9600吨,实现经济收入2496万元,累计吸纳周边群众务工1.25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150万元。

“现在坚果已陆续结果,也套种魔芋,管理得好每年应该有五、六万元的收入。”崇岗乡军捞村村民王海平说。

随着咖啡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时期,“坚果+咖啡”融合发展模式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截至目前,崇岗乡共有咖啡种植农户423户1583人,种植咖啡面积6359亩(4500亩实现挂果),2024年咖啡产量3150吨,产值2360万元,咖农人均增收1.4万元,“坚果+咖啡”融合发展模式让群众得到实惠,也更加坚定了大家发展立体农业的决心。

“只要咖啡价格能保持在5元左右,农户发展咖啡产业,是能过上小康生活的。”崇岗乡军捞村村民田小映说。

崇岗乡共种植澳洲坚果9.69万亩,“坚果+”立体农业发展模式成效显著,累计实现租金及集体经济分红共计70.24万元。其中,农户魔芋地租25.6万元(3年)、坚果分红9.4万元(1年)、魔芋分红31.2万元(3年)、土鸡养殖分红1.4万元(2年)。“坚果+”立体农业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立体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单位土地产值,让原本普通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成功实现了“一地多收”的美好愿景,切实增加了群众收益。

崇岗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杨春波表示,崇岗乡按照“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大红山1.5万亩坚果示范基地为核心做实坚果提质增效,用活林下资源,打造“坚果+咖啡+魔芋+土鸡”的立体农业,在坚果林下实现多产融合,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截至目前,永德县澳洲坚果种植面积60万亩。近年来,永德县紧紧围绕“坚果+”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让小小坚果摇身一变,成为带动农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金果果”。“坚果+”立体农业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让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引领着全县乡村发展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黄天虹 祁学军 李永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