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永德县:“四全”打好地质灾害防治主动仗
发布日期:2024-07-03 15:03
作者:李芳芳
信息来源:永德县自然资源局
浏览次数:48
字体:【

一、全方位,开展地灾隐患排查

今年6月1日至7月2日20时,我县共经历两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分别为6月14日夜间—16日及6月23日夜间—25日,德党累积降雨量为158毫米,较去年同期相比偏少18%,全县平均降雨量150.6毫米,较去年同期相比偏少17%。强降雨以来,永德县对全县20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崖边、山边、沟边建房地段开展全覆盖排查,进行24小时巡逻监测、排查除险,及时转移安置受地灾威胁人员,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二、全链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演练

“㘗、㘗㘗、㘗㘗㘗”,“铛、铛铛、铛铛铛”,“山体开裂,各位群众赶紧撤离”。当前,伴随着一阵阵急促的吹哨声和敲锣声,永德县开展防灾减灾综合演练。这是永德县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演练的一个缩影。为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永德县未雨绸缪以演促练,全力做好地质灾害演练。目前,全县全面完成201处地灾隐患监测点51台监测设备核查,隐患点“防抢撤”演练全覆盖。

本轮演练涵盖地质灾害预警、巡查监测、险情上报、应急调查、指挥调度、交通管制、抢险救援、群众转移安置、紧急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内容,整个演练过程组织严密、衔接合理、秩序井然。

通过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干部群众的应急避险能力,强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也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为日后迅速应对汛期险情积累宝贵实践经验。

6月3日早晨,永德县小勐统镇半坡村余家寨隐患点监测员杨忠贵在巡查中发现,寨子上游无排水沟渠,雨量较大时雨水直接流向农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便立即向县自然资源局报告。县自然资源局立即组织力量修建沟渠800余米,将坡体汇水汇集至坡体、滑坡外围冲沟,减少降雨条件下坡面漫流。

据悉,自6月9日入梅以来至7月2日,永德县组织400余名群测群防员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集镇、学校、医院、敬老院、农家院等人口密集区风险防范区开展巡查,累计巡查800点次。目前,来自省地质勘查院的2名专家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县由应急、消费、自然资源、监测员、各乡镇组成的应急队员在岗待命,随时可进入应急状态。

三、全时段,开展应急值班值守

自2月起,昭通镇雄县特大泥石流事故发生以来,永德县实行24小时地质灾害应急值班制度,领导干部带班值守,并16名工作人员进行24小时轮岗值班。同时,制定了《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值守制度》和《永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值班值守突发地质灾害灾情信息报送流程》等相关制度和要求,以确保在汛期能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情况,开展监测预警工作。

“我们可能随时接到群众电话,所以我们需要24小时值班值守。我值守期间,我就把笔记本电脑搬到值班室,值守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严谨、细致、认真是我们的职责,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大事马虎不得。”值班人员石正明说。

值班期间,值班人员将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和上报相关信息。同时,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全覆盖,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

今年6月是第23个“安全生产月”,以此为契机,永德县多渠道,全覆盖对全县10个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基本知识、防范应对技能、监测预警设备宣传教育,增强避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在公共场所粘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标语、现场咨询答疑、发放宣传资料,在微信、QQ和客户端等媒体播放宣传视频、标语,累计发放相关宣传材料5000份,其中:发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手册110份、宣传画90份、防灾减灾宣传单530张、横幅1条。各乡镇以学校等重点场所为重点,在学校播放演示文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师生们讲解防灾减灾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